杨凡有些诧异的转过身去,看到身后一位老者带着一群人,正笑吟吟的站在那里。
杨凡看到这位老者,立刻恭敬的施礼道:“原来是张公,您老怎么到九原城来了。”
原来对面的老者,正是去年杨凡亲自视察第一艘加装蒸汽机的飞剪船。带着陈曦跑了一趟杭州,在断桥上遇见的张五典一家。
当时,张五典夫妇带着儿媳霍氏、孙女张凤仪也在那里游玩。当时,还一起吃过饭。事后,张五典希望考察一下杨凡的蒸汽船,杨凡也同意了。但杨凡不在,他去苏州府城见张溥去了。是陈曦接待的。
后来听说,张凤仪看到蒸汽船和大炮,而且船上还有十几个女兵。这些士兵的制服非常漂亮,不论男兵女兵个个英姿飒爽,一身的军人气质。
顿时羡慕不已,非要留下当海军。结果被她娘亲,拎着脖子,和拎小鸡一样弄走了。张凤仪大哭,耍赖不走。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还被她娘亲踢了几脚。
陈曦当时一边讲述,一边大眼睛里八卦之火熊熊燃烧。一边惊叹张夫人真是女中豪杰。她女儿也是练家子,在她手下跟被抓住后脖子的小猫一样,反抗不得。
果然,老先生身后,正是她的儿媳霍氏,还有一个一身劲装的姑娘,正是张凤仪。看到杨凡看她,还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儿。然后被她娘亲瞪了一眼,才老实了。
张五典是万历朝兵部尚书。他儿子张铨是泰昌朝兵部尚书,后来在辽东战死。张家满门忠烈。张凤仪更是十三岁起,就跟着爷爷带兵在雁门关外和蒙古混战,还打过建奴。
霍氏弓马娴熟,她女儿的马上功夫都是和她学的。原来的历史上,李自成十几万人进入山西,各地纷纷沦陷。霍氏独自组织团练和乡兵,坚守张家堡,闯王带兵数万人,十几次攻打不克,最后退兵。
在数年后,李自成卷土重来,兵力更加强大,霍氏宁死不降,最后战死,张家堡被夷为平地。而那时,张凤仪带兵追击王嘉胤,正在河南作战。
明末尽管有太多的误国、卖国之人。但是也有众多的忠臣良将,他们不计个人和家族得失。为这个国家和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凡对他们抱着最大的尊敬。
张五典苦笑着说道:“定远伯把山西的民夫都给征兵了。让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小伙子,带着去打赵王城,那小子搞什么步兵打骑兵的花活儿。听说死了一半的人。谁还敢带着新征发的民夫来啊。山西官员上下互相推诿,最后推诿到老夫这个退下来七八年的老骨头身上来了。”
杨凡冷笑,晋党这是心虚,他们怕了。怕来了自己收拾他们。
大军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请出尚方宝剑,找个理由砍了他们,他们也是白死。皇帝不会给他们伸冤的。能来这里的官员那个级别最多四、五品。
杨凡有些不好意思的躬身说道:“让张公受累了。”
“受累到是谈不上,我这把老骨头还是可以出来走走的。老夫做了一辈子的文官,可是就是喜欢军事,上次西湖一聚,相谈甚欢,如今像是如定远伯这般懂兵事的人,可不多喽。”
“但凡张公感兴趣的,这九原城都可以像张公开放。张公可以随便看。”
张五典拱拱手,表示感谢。他喜欢研究军械,上次参观杨凡的飞剪船和蒸汽机就开心的和小孩子一样。
“杨大哥,这次我可以看看你的兵船吗。”张凤仪红着小脸儿问道。
张五典咳嗽一声,训斥道:“小青,不得无礼。”
杨凡是正二品征西将军,还是勋贵,地位崇高。张凤仪叫大哥确实有些失礼。
杨凡摆摆手说道:“无妨,年纪相彷,平辈论交。不过你说兵船,什么兵船,在哪里。这里哪有什么兵船啊。”
张凤仪顿时不高兴了,气鼓鼓的说道:“我和爷爷来的路上都看到了,一条火轮船停在黄河边上,船上还有大炮呢。就是那种海军军舰上的红衣大炮。”
副官侯平上前说道:“老爷,应该是舰船研究院新设计的潜水重炮舰。不知道怎么通过壶口瀑布的。可能是把船拆了,在瀑布上游重新组装的。”
杨凡这才想起来,确实有这么一码子事情。
因为黄河水运船舶,总是被沿岸的蒙古骑兵用弓箭射击。这些漠西蒙古来的精悍骑兵用火箭烧运输船。甚至他们还拥有西亚和欧洲的重型火绳枪。这也是最近伤亡有些大的原因。
为了护航,同时也考虑到将来在内河作战的问题。比如水浅的川江。那里至今奢安之乱还没有平定。可见,内河战船有很大的作用。
于是杨凡提出了设计要求,让舰船研究院尽快改装,或者重新设计一款,吃水一米,最多不超过一米五。平底,长宽比短的内河水师用,蒸汽机驱动的浅水重炮舰。
看来,他们是造出了样船了。
“我回头问一下,如果真是浅水重炮舰造好了样船,这次应该是来黄河上游试航的。我让他们尽快开过来,到时候,可以实战去侦查一下临河城。临河城也在黄河边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