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
东京、香江、宝岛、大马、新加坡等等地区,都有大量歌迷惊喜的发现,那个男人,发新专辑了。
太突然了。
没有一丝丝防备!
“没有一丝丝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喜……”
哼着‘卡子’最先发来的这首歌,李宗胜不住点头。
很适合静茹。
除了这一首,那一首《勇气》也很合适,有这两首歌打底,新专辑最快今年,最迟明年就能发了。
不过。
‘卡子’这回不愿意再当制作人,因为他想休息一段时间,再者说,梁晶如是李宗胜发掘回来的。
理所当然,专辑制作人该是李宗胜。
“老李,你觉得怎么样?”
张裴仁虽然觉得这两首歌质量不差,但他毕竟只是营销人员,论炒作,他比谁都懂。
至于市场风向,他有点摸不太准,需要找其他人一起商量。
“很好。”
李宗胜放下手中的谱子。
“两首歌都是专辑主打歌的水准,而且,风格很统一,也很适合静茹这样年纪的小女生,情窦初开的懵懂、烦恼,写的比我好。”
听到最后那句话,张裴仁神色一怔,而后迅速恢复正常。
承认别人写的比自己好,不仅需要勇气,更要胸怀,老李能这么说,只能说卡子确实更会写。
不过。
也正常。
老李更擅长写三四十岁女人的心事,少女心事不是他擅长的地方,毕竟,老李都一把年纪了,哪能跟得上‘新新人类’的节奏?
嘚!
嘚!
这时,小会议室门口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脚步越来越近,然后门被人从外面打开。
“老段,你来的正好。”
李宗胜笑着道:“卡子又写了两首好歌,我觉得静茹的那张专辑可以开始筹备了。”
“专辑就围绕这两首歌打造。”
“这么好吗?”
一听这话,老段来了兴趣,其实在发现梁晶如这块璞玉之后,公司一直有给她打造专辑的计划。
但老李这个制作人的要求太严格。
收到的歌,怎么看都不满意,拖拖拉拉半年,连一首歌都没有弄出来。
当然。
这种情况在唱片行业也很常见。
推新人,那是有风险的,谁也不知道市场会不会认可一个‘新人’,即使这个新人的潜质不俗。
然而。
有才不意味着成功。
成功这件事,有时候要讲点玄学,沾点气运,但不推新人又不行,一个艺人的职业生涯是有生命期限的。
一旦市场对艺人感到腻味,艺人只会越来越凉。
能红过十年的人,少之又少,一个艺人的爆火周期往往只有那么几年时间。
如果没有新人续上,公司还怎么发展?
所以。
新人必须要推,只是需要慎重,尽可能做好所有的准备。
“很好。”
李宗胜摸着下巴道。
“我感觉这两首歌发行之后都能爆红,特别是前面那首《我的歌声里》,写的真好。”
李杰把这首歌送出去,那是一点都不心疼。
相反,他还能做点贡献。
十几年后,国内能少一个网上尽孝的‘大孝女’。
……
燕京。
临近七月,燕京城越来越热闹,街道两旁,鲜艳的旗帜招展,横幅相连。
“庆祝香江回归”、“洗雪百年国耻,喜迎香江回归”的标语随处可见。
就像是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红色血液,醒目异常。
公交车、出租车等等也都挂上各种小旗子,整座城市,不,是整个国家都在庆祝,都在欢庆。
1997、紫荆花的标志,开遍万里山河。
晚会更是办个不停。
电视台、单位、活动团体、学校,甭管有关系,没关系,都在办晚会,都在庆祝。
全国上下都在期待着七月一号的回归。
连摇滚圈都出了几首庆祝香江回归的歌。
很快。
时间来到6月底,距离7月1日零时,距离这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时刻,只剩下不到二十四个小时。
全国上下都把目光投向了即将回归的香江。
文艺界的各路人马,一个个忙的不停,内地、香江两岸歌手变成了最忙碌的候鸟,昨天还在南方。
今天又要飞往北方。
来来回回飞个不停。
而李杰,他很闲。
这种盛会和摇滚歌手无关,虽然他写了不少流行歌曲,也写了几首晚会歌,但在主流的眼中,他还是一个摇滚歌手。
一个比较特殊,没那么‘叛逆’的歌手。
准确来说,他也很叛逆。
但。
他的叛逆全部放在了音乐上,在音乐之外,他从来没有搞什么爆典。
也不像崔建那样,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
相比于当初的老崔,此时的他,更像一个社会活动家。
“妈,爸,我们准备走啦。”
这天晚上,毛毛抱着迷迷糊糊打着瞌睡的小石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