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鹰国皇宫,皇帝寝宫。
随着老皇帝驾崩,下一任皇帝人选就成为了所有人瞩目的一件事。
三十九位皇子全都看向左相,准确地说,是看着他手中的传位诏书。
武神照站在人群中,也颇为期待和盼望,希望能听到自己的名字。
这时候,
左相缓缓念叨:“按照陛下遗命,将皇位传给皇十三子武玄黄,继任大统…”
结果公布,众皇子表情复杂,充斥着失落和不甘,甚至有的是迷茫和怀疑。
唯有十三皇子武玄黄面露狂喜,不过很快忍了下来,现在还不是大笑的时候,毕竟父皇刚死,回府再乐。
所以武玄黄立即接旨,并悲痛道:“儿臣遵旨!一定治理好天鹰,让父皇的在天之灵欣慰!”
左相将圣旨交给武玄黄。
这时候,兵马大元帅跪下拜道:“国不可一日无君,速请陛下立即登基,主持大局!”
此话一出,其他官员稍愣一下,随后纷纷跪请。
武玄黄没有说话,而是扫视其他皇子。
一直以武玄黄马首是瞻的皇子立即跪下响应,有些皇子就算心有不甘,也只能响应局势,纷纷跪下,包括武神照。
最后,只有两位皇子站立。
一人是二十五皇子,一人是三十一皇子。
武玄黄知道这两人不服,他举起传位诏书,冷冷问道:“二十五弟,三十一弟,你们有意见吗?”
只要两人有异议,武玄黄就敢下令将两人下狱。
两人咬紧牙关,纵使心中万般不情愿,最后只能弯曲双腿,低下高傲的头颅。
“恭请十三哥登基!”两人从牙齿缝中挤出语言。
武玄黄轻哼一声,心想算这两人聪明。
“朕即日登基!通知全国子民,为先皇哀悼!”武玄黄立即吩咐道,内心充满了对登基称帝后的兴奋。
…
很快,萧宁就收到了天鹰皇帝驾崩的消息,并且传位给了武玄黄。
“武玄黄的外祖父是兵马大元帅,手握重兵,这是传位给他的最重要的原因。天鹰老皇帝怕传位给其他人,等他死后,武玄黄肯定要谋反,到时候天鹰国会大乱。”萧宁笑着说道。
韩有信和诸葛明点了点头。
韩有信道:“现在武玄黄继位,凭手中的兵权,肯定能坐稳皇位。皇权交接的时候,最怕局势混乱。而陛下让殿下这个时间点进攻天鹰国,就是要破坏天鹰国的稳定!”
诸葛明也道:“另外,凭借武玄黄的狠辣,肯定要处理最有威胁的几个皇子,就算不杀,也要囚禁起来。现在大秦突然入侵,武玄黄的精力必须放在对付大秦身上,便没法立即对付有威胁的皇子。可以说,大秦帮了这些皇子的忙,让他们有时间联合起来对付武玄黄!”
这就是秦皇的厉害之处,瞅准契机,朝着天鹰国的七寸处使劲打。
听完两人的讨论,萧宁摸了摸下巴,觉得有必要给武神照传个口信,让他主动效忠武玄黄,这样就能知道武玄黄的计划。
武神照帮萧宁,就是帮自己,毕竟只有把武玄黄拉下台,他才有机会坐上皇位。至于帮萧宁和通敌卖国没有区别,武神照会在乎吗?
想到这儿,萧宁立即写一份密信,派一名潜龙卫前去天鹰皇都。至于武神照照不照办,那就不是萧宁能控制的了,
随后,萧宁吩咐道:“通知下去,明日一早,出巫山关,进攻天鹰国!”
…
次日破晓时,巫山关的城门缓缓打开,萧宁骑着照夜白玉京,带着韩有信和三万兵马,浩浩荡荡出关北上。
诸葛明没有跟随,而是坐镇巫山关。
巫山关内有两万夜狼兵,留作后手。
这是萧宁给自己留的后路,毕竟是深入天鹰腹地,万一被包围陷入绝境,诸葛明便可带领两万夜狼兵前来救援。
出了关,往北走了几十里,丛林越来越少,逐渐变成一片苍茫的草原。
果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萧宁拿出指南针,查看方向。
他可没有霍去病自带导航的天赋,在缺少辨识度的草原上行军,方向至关重要,若是转了向,明明觉得往东北去,实则往西北跑,就像李广一样,那就悲催了。
而有了指南针,沿途所过,立下标记,并绘制出详细地图,便不会出现走错路的问题。
第二日下午,萧宁大军发现了一个部落,规模不是很大,只有几百人。
当天鹰人发现数万秦军时,明显蒙了,妇人更是抱紧孩子,瑟瑟发抖。男人握着叉子、斧头,保护着自己的家人。
虽然几百人的部落没有威胁,但萧宁可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于是派兵光顾了这个部落,将他们的粮食、牛、羊、马抢走。牛羊杀了,当晚就犒劳大军。马匹则留着,充当战马。
这次出兵,萧宁并没有携带过多的辎重和粮草,就是想走到哪,补给到哪。这样才能兵贵神速。
部落的百姓并没杀,不是萧宁仁慈,而是需要他们把大秦杀来的消息传播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