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黄婆婆的儿子黄家祥一年前进京赶考返回途中,不慎落水身亡,是他一个同窗把他的尸体送回来的,是她亲眼看着儿子下葬的,怎么可能还活着?
柳依依见黄婆婆伤心哭泣,就赶紧劝她说道:“大娘,你不要难过了,我可以做您的女儿,伺候您一辈子!”
柳依依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按照黄婆婆的描述,她断定昨天晚上的人不是黄婆婆的儿子,那又是何人呢?他为啥要骗她说自己就是黄婆婆的儿子呢?
即便不是黄婆婆的儿子,柳依依还是决定留下来等他,一定要当面问清楚他到底是什么人?
柳依依就在黄家住下了,她特别勤快,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扫,打水,做饭,洗衣。
几天之后,柳依依正在灶房做饭,突然就有一群衙役闯进了院子里,不由分说就把她抓了起来,黄婆婆一看就质问哪些人为啥要抓柳依依。
哪些人根本不理她,其实柳依依心里清楚,她平静地对黄婆婆说道:“大娘,你不要难过,如果有来世,我会报答您的。
那个人要是来找我,你告诉他来世再见就行了!”
柳依依用簪子戳了王员外,王员外恼羞成怒,就派人到县衙报了官,经过几日的调查,他们就打听到了柳依依的下落,县衙的人就来抓她了。
来到大堂之后,柳依依大喊冤枉,王员外非要置她于死地,就给知县使了银子,知县就把她打入了大牢,等待秋后问斩。
黄婆婆很是伤心,就去县衙探望柳依依,二人难免又是痛哭一场。
黄婆婆从县衙回到家里,远远就看见门口有一个年轻男子,手里牵着一头骏马,正在门口张望。
黄婆婆纳闷,她家从来没有这样的亲戚,她走到大门口的时候,男子赶紧恭敬地问道:“黄大娘,您还好吗?”
黄婆婆一看,此人正是沈青山,是她儿子黄家祥的同窗好友,当时是他把黄家祥的尸体送回来的,还帮助埋葬,临走时还留下一包银子给她用,黄婆婆觉得沈青山是一个大好人,对他是感激不尽。
“沈公子,快请进!”黄婆婆赶紧把他请进屋里,给他端茶倒水。
沈青山却突然跪在黄婆婆跟前,眼圈发红:“娘!我以后就是您的儿子了,我要孝敬您,为您养老送终!”
黄婆婆下了一跳,赶紧扶住他说道:“沈公子快起来,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呀……”黄婆婆想到儿子惨死,她又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沈青山说道:“家祥我俩情同手足,他不在了,我就是您的儿子,我替他来孝敬您老人家!”
黄婆婆说道:“沈公子,你是一个好人,已经帮我很多了,我老婆子感激不尽,可不敢奢望其他的!”
沈青山跪在地上不起来,说出了一年前的真相。
一年前,沈青山和黄家祥相约进京赶考,在回来的时候,二人站在船头赏月,沈青山不下心掉进了河里,黄家祥一看,就赶紧伸手拉他,因为水流喘急,沈青山就被一个大浪卷走了。
黄家祥一看,就一头扎进了河里,他竭尽全力把沈青山拖上了岸,但他体力不支再也没有上来,被找到时已经没有了呼吸。
沈青山很内疚,很自责,蹲在黄家祥的尸体旁嚎啕大哭,可一切都无法挽回了,他就找人一起把黄家祥的尸体送回了家,并出钱厚葬了他。
沈青山没有把事情的真相告诉黄婆婆,可隐瞒了实情,他的内心更是无比煎熬,为了寻求心理安慰,他每隔几天都会在夜里来到黄婆婆家里,在黄家祥的房间里睡一夜。
在黄家祥的房间里睡觉,就好像和他在一起,他可以与他说说心里话,临走时,还会留下一包银子,也算是替黄家祥尽孝。
就在几天前,他半夜来到黄家祥的房间,碰巧就遇到了柳依依,二人相互爱慕,就私定了终身。
经过一年多的思想挣扎,沈青山终于下定决心说出实情,他跪在黄婆婆面前忏悔,恳求她原谅自己,黄婆婆流着泪说道:“这不怪你……赶紧起来吧……”说着老泪纵横。
其实,黄婆婆也觉得奇怪,这一年多来,她确实收到了不少银子,但这银子来路不明,尽管日子很艰难,她一个子都没有动过,而是放了起来,想着有一天知道是谁放的,就还给人家。
还没有等沈青山问柳依依,黄婆婆又把柳依依被抓的事情对沈青山说了,沈青山一听很担心。
一年前,沈青山高中状元,被朝廷认命为本地知府,听了黄婆婆的话他立刻就去了县衙,亲自升堂审问了柳依依,柳依依看到大堂上的人时,也是大吃一惊,就把自己的冤情都说了出来。
沈青山就命人把柳秋生一家子押到大堂上,柳秋生老奸巨猾,说自己把柳依依嫁人也是好意,他用簪子戳王员外是她个人行为,这与他没有关系。
沈青山就命人先打他们五十杀威棒,柳秋生的小儿子一听要挨打,当场就吓得屁滚尿流,说道:“我招,我招,是我父亲杀死了柳明昌,又你把李氏和柳依依卖了,他是主谋,这不关我的事啊!求大老爷明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