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后却轻笑出声,她早收到章小林有关于北国治理的一些方针、建议,心下已有决断,便安抚老臣,“今时不同以往,这次议和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更何况北国诚意满满,杜力夫都敢亲来,他们又怕什么呢。
既然太后都发话了,那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启动,于是礼部尚书出班问道:“不知命何人出任议和正使?各部也好配合。”
“可命安国公主任议和正使。”
群臣哔然,虽然本朝女子可以上街做买卖、也有一定的婚嫁自由,但女子涉政却是不多见。
即便太后临朝听制,那也是因为皇帝年岁太小,尚不能亲政的情况下,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待到皇帝年长成亲,肯定要还政的。
实际上,楚国普通女子无法参加科举,自然也不能参政、议政,安国公主说到底也不是真正的皇族,只不过因为救驾、复辟有功,这才得以被册封为公主。
有些大臣下意识嘴里要嘣出“牝鸡司晨”等话,但好在脑子反应及时,制止了一场祸事,毕竟这句话杀伤面太大,毕竟上首还坐着位太后呢。
礼部尚书见无人出声阻止,只得领了旨意退下。
很快,章小林、龙大当家便护送着北国皇帝杜力夫进京,途经玄都观的时候,杜力夫还命车驾停下,远远地望着道观出神。
说起来,他住在玄都观的时间,可比在北国生活的时间还长,而且观里师兄弟都同吃同住,那感情岂是说舍就能舍的?
章小林如今在观里的地位甚高,便拍着胸脯道:“要不要上山?反正有我罩着,没人敢说闲话。”
杜力夫脸色诲暗,摆手道:“不必了,免得影响道长们清修。”
章小林也不知他到底想什么,虽说他现在是敌国皇帝,但国师也没发话把他赶出观,严格说来,杜力夫还是玄都观门下的风流道长。
“反正玄都观的大门一直为你敞开着,想回,随时都能回。”
杜力夫转过脸去,淡淡道:“起程进京吧!”
礼部尚书为了此次和谈,没少花费精力,甚至将复辟后的登基大典,就定在杜力夫到达后的第三日,各国使节都受邀前来观礼。
此次登基大典比较简单,一来是因为国库没钱,二来这也是小皇帝的再次登基,故而没必要太过隆重。
大典的目的就是昭告天下,大楚还是那个大楚,皇帝还是那个皇帝,一切都回归原位,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外国番邦都老实过日子,别想着搞事。
大典过后,两位皇帝公事化地见过面,和谈便正式开始。
章小林代表楚国,需要达成的目的,便是北国称臣、纳贡,接受楚国的管理和监督。
而杜力夫的要求就很简单,只希望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享有和楚国百姓一样政治权利,及各项福利。
在这两条的底线上,两边的副使围绕着税法、教育一条条地去谈,这一谈就是很多天,副使们比正使兢业多了,为了科举录取比例,差点打起来。
最终谈判的结果就是,北国并入楚国,重新划分了行政区,草原地区执行楚国法律,由北国人自治,但需接受楚国驻军及监督。
而杜力夫从原来的北国皇帝,摇身一变成为楚国的藩王。
和谈结束的那天,脱脱担心地问章小林道:“主子,那我是不是也要像楚国人那样种地务农。”
“你现在可是自由身,不必叫我主子,”章小林拍了拍他的肩道:“种地可能不行,草原生态太脆弱了,在一个地方待久了都有可能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沙化,还是仍旧放羊吧。”
脱脱挠了挠脑袋,不明所以,“那好像啥也没变啊,以前我也放羊呢。”
“变了,怎么没变,以前是给主子放羊,现在是给自己放,”章小林眉头一皱,又想到税率问题,便道:“只是得交一份人头税了。”
“啥是人头税?”
“就是生得孩子越多,交得税也越重。”
脱脱刚听她说羊是自己的,心下大喜,他还准备和婆娘生上十几个孩子,反正多养一个孩子,也就多放点羊的事,跟锅里多放点水没啥区别。
可一听还要交人头税,他原想着和媳妇努努力,创造一个民族的心思就淡了。
待两国和约签定完毕,杜力夫便要回到草原,履行自己做为王爷的职责,以后无召不得进京。
临走前,他找到章小林期期艾艾道:“那……那个,我想去……去……”
“去玄都观是吧,没问题,欢迎回观,风流师侄!”
章小林现在的日子可真爽,入世,她是楚国的安国公主,封号尊贵,还没有和亲的烦恼。
出世,她是皇家玄都观国师座下唯一弟子,辈份高不说,还不用每天做早晚功课。
杜力夫在章小林地陪伴下回到道观,包括风尘道长在内的师兄弟,并没有对他恶语相向,反倒是他本人手足无措。
毕竟他是出自玄都观门下,按理应以苍生为念,慈悲为怀,可他不止一次动过杀心,现在面对朝夕相处的师兄弟,他还真有些无地自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