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通过?
翻开标题。
一段看起来相当长的前言立马就涌入了所有人的眼睛。
“华夏汽车产业发展至今70多年,无论哪一个时间点,在华夏的这片市场上都始终存在相当多的汽车品牌。”
“这些汽车品牌在超10亿人的华夏市场之内,拥有着远超于世界所有汽车公司成长为顶级公司的优渥环境。”
“在市场内拥有着每日剧增的大量需求,同时还有着壁垒和上层调控给国内汽车产业保驾护航。”
“本来,国内引进顶级的海外汽车公司,是为了达到扶持国产汽车产业和工业技术升级的目的。”
“但纵观国产汽车发展这么多年,在得天独厚条件之下,国内既没有产生能够真正拿得出手的国产汽车品牌,也没有培养出国内用户对自己汽车品牌的认真和自信。”
“当初所引进的所有合资和海外豪门,如今都成为了遏制国产汽车发展的重大阻碍。”
“国产汽车要发展,要崛起。”
“必定要用锋利的剑刃砍掉所有正在阻碍着国产汽车发展进步的一切合资。”
“从目前的汽车行业发展所视,我深知合资所带来的利益纠葛已经如同生长多年的大树。”
“其根须已深深的扎入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命脉,扎入了国人的心脏。”
“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驱逐所有的合资,在目前的这个市场环境下是不可能的。”
“所以,国内汽车产业想要真正的实现崛起,必定要现如今所有的弱势汽车品牌崛起起来。”
“抛弃以往的市场竞争,以共同建立完整自主的统一技术交流生产线为基础。”
“从相互内耗转向为相互合作,相互团结,形成整个国内汽车产业崛起并向外扩张的统一战线。”
“集中资源,集中技术,集中力量,抛弃国内汽车产业竞争的小土壤,以更高的态度看向全世界。”
“从落后的汽车倾销地,转变为一个大的,甚至最大的世界汽车出口地。”
“攻守易形,以统一战线的尖牙利齿贯穿全球汽车市场的壁垒,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输出,从规则的服从者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抛弃低级眼光,以高态度放眼全球产业市场。”
“一个汽车产业的进步,就是整个社会一切工业,轻工业,互联网和制造产业的进步。”
“一个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升级,就是一个国度产业控制力在全球的地位升级。”
“我们,在世界上本该拥有着一切符合我们的地位。”
“竞争全世界的工业体系龙头座位,需要的,仅仅是从一个微不足道的脚步开始。”
这份激情澎湃的提案前言,几乎就是这份提案标题的扩写,全篇同样充满了挥之不去的野心味道。
而且比标题更加强烈!
看完这段前言,在座的众人都忍不住略微的吸了一口气,唐心海眼神变得更加郑重了。
因为这段前言所表述的文字仅仅不到这份提案的1/20!
在这段前言过后,紧随着的就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以及如何达到这个目的的具体做法。
按照这份提案上所写的建议内容。
国产汽车产业还在国内的时候,就要进行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就是在一堆的弱势私有汽车群体之中,选择一个能堪大任的车企作为主要核心。
一次性联合3~6家或者更多的弱势汽车群体,共同组成一个私有车企汽车联合进行实验。
这个联合之内的所有车企,将会按照统一的规则生存在市场之上,不允许任何企业做出违背联合的事情。
各个车企在联合内部,可以自由的进行技术和产业交流,以求在市场上推出更优质的产品。
同时联合内部企业之间的联合,并不只是技术产业上的联合,同时也是业务经营和资金来源上的深度融合。
建立联合内部的联合资金,以共同资金链扶持联合内部的弱势车企,技术共享,资金共享,产业共享,市场共享。
并最终实现一个抱团式的汽车联合产业,并在市场上拥有着相当一部分的声势势力。
这就是汽车工业联合的第一阶段。
第二步,就是扩大汽车联合工业的规模和影响力,逐步吸纳更多的车企融入到这个联合之中。
形成更大的抱团取暖之势,建立起除了国内四大车企之外的另一个顶级车企联合,一个远远超过四大车企的汽车联合。
并逐步把汽车联合的影响力扩大到四大车企身上,在上层的支持与统筹之下,建立半官方,半私有的汽车联合。
在受控制的情况下保证汽车联合的活跃度,并在这个阶段,开始义无反顾的实现国产汽车品牌驱逐海外合资。
国内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就是彻底的扭转国内外汽车产业品牌在整个汽车市场上的攻守之势。
逐步解除汽车联合对各个汽车企业的控制力。
解除除了技术联合,产业联合之外的所有联合措施,并最终带领一批顶级的国内汽车企业进入全球汽车市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