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傻柱又和家人谈起这次出门遇到有趣的事,说完提到何晓
“何晓现在和李夏什么情况了,两个人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人家女孩子都跟着自己儿子来四九城了,作为家长的何雨柱必须要操心两人的事,他不可能让人家姑娘无名无份的跟着自己儿子
“你儿子有主意着呢,也不知道给家里人透漏个消息”
听到这话傻柱无奈的摇了摇头,何晓这孩子就这点好也不好,主意太正了
“等过两天他回来了,我和他说一下,在下乡我也忘了这回事了”
时间飞逝,距离下乡已经过去了半年。何晓的婚事就定在年底,年中的时候,傻柱找到彭二伯让他把何晓的院子装修了一下
看到儿子马上要结婚了,傻柱不由得感慨时间过得真快,自己还清楚的记得何大清刚跑那会,自己还是一个16岁的少年,几十年一瞬而逝,自己现在已经人到中年了
何家,何雨柱看着桌子对面的何晓
“东西都准备好了没,再有几天就结婚了”
“都准备好了,爷爷买的,爸我还要准备什么,我也不懂这些规矩”
看着儿子局促的模样,何雨柱笑了笑
“你们打算穿军装结婚的话,你只需要准备好你们结婚的衣服就行了,其他的我和你妈这几天会告诉你的”
李夏的家人在两人结婚的头一天到了四九城,对方家是东北一个机械厂的员工,比自己大一岁,李夏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比何秋还要小几岁
两家人刚见面的时候对方还有些拘束,毕竟何雨柱也算是身居高位多年,身上自然带着一种上位者的威严
何雨柱乐呵呵的开头道:
“亲家,你们别紧张,孩子们结婚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大家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对方也没想到何晓的家长这么平易近人,听女儿提起何晓父母的身份后自己也很紧张,怕对方觉得自己家庭配不上人家,他们以前虽然也接触过体制内的人,但是这种级别还是第一次接触,没想到这样的家庭竟然和自己家成了亲家
“您客气了,李夏如果哪些地方做的不好,还请您多多见谅”
“李夏这孩子我们都挺满意的,这次见面主要大家一起商讨下过两天婚礼的事,我没去过东北,不了解你们当地的习俗,你们能给我介绍下你们那边的习俗吗,我好准备一下,看看还缺不缺什么东西”
这个年代彩礼的问题全国各地几乎都是大同小异,就算差也不会差太多,对于彩礼问题何家倒不是很担心,就算对方狮子大开口也不会要多少,就是有些婚礼的细节可能要尊重下人家女方那边的习俗
“我们那边没什么特别的习俗,按您这边的办就行了”
见对方和自己说话一直带上敬语,何雨柱也有些无奈,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儿子的父亲,只希望能和女方家长坐在一起和和气气的聊一聊,可是自己在场对方显然有些拘束,自己总不能让何大清来吧
“明天晚上香满楼,我请你们吃顿饭吧,正好两家人也见见面”
距离雨水结婚到现在将近20年,何家这期间还是第一次举办这么隆重的喜事,不单单只有自己需要见下李夏的父母,何晓的爷爷还有姥姥姥爷也需要见下对方,也算是两家人碰下面
今天李夏的父母刚到四九城,看两人的脸色也知道现在很疲累,现在的火车可不是后世的那种,从东北到四九城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够了,这一坐短的十几个小时,长的甚至需要几天几夜
傻柱开车送李夏和她父母到招待所后,给两人开了一间房,第一次来不适合让对方住在自己家中,这样做显得有些不懂礼数
李夏的宿舍只是一个单人间,让她父母过去也不合适,新房子只有何晓2人的房间有张床,总不能让人家两人打地铺吧
今天何晓还在部队值岗,并没有过来接自己岳父岳母,所以傻柱才出面带着李夏过来
回到家中后吧明天和李夏父母吃饭的事通知了一下大家,让明天别加班或者出差,何大清现在还在南铜锣巷,自己还要去一趟。
老头子可能是年龄大了的原因吧,现在没什么事基本上不会过来这边,还是喜欢和院子里面的老伙计们聊天、下棋
刚下车就看到三大爷从厕所走了出来
“三大爷,今天怎么没去饭店”
这一世没有自己的参与,闫家的饭店已经开了2年多了,生意相对于香满楼算是一般般,但是也比较红火,于莉在今年年初又请了一位厨师,手艺要比上一个好不少,是一位川菜师傅
“今天饭店没什么事,我和你三大妈先回来了,柱子今个怎么想起来到这边了”
“这不是何晓马上要结婚了吗,女方家长来四九城了,我来告诉我爹一下,明天两家人吃顿饭见见面”
“呦,何晓都要结婚了呀,恭喜恭喜,不知道什么时候,三大爷到时候一定捧场”
也许是三大爷现在手里有钱吧,儿女们并没有和记忆中一样不着家,经常隔三差五回来一次,三大爷到目前为止养老生活过得还算不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