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的。”
宁昊点点头,然后担忧道,“真要这样的话,就得把事情往最坏的情况去想。”
先不说有没有“敌特分子”,就算是普通剧组之间,这类事其实也不新鲜。
安插卧底,搞破坏,泄露剧本,甚至前不久还有人在某个剧组投毒呢,搞得那剧组一百来号人大半夜上医院。
在利益面前,什么龌龊事都有可能发生。
接下来两天,无事发生。
路平安依旧没有松懈情绪,刘茜茜问什么时候回来,路平安再次延后,搞得她有些闷闷不乐,但路平安不管,更是把原本定好的和欧洲三大的谈话都放在了横店。
胡清泉一开始有些疑惑,但知晓路平安的怀疑后直接同意,然后把三大的人从京城拉到了横店。
次日,路平安在横店片场见到了来自三大的电影人,其中两个比较熟悉,一个是柏林和戛纳都见过的,是肯达洛导演,另一个就是威尼斯那蔫坏的老头,中国通马可穆勒。
三大的人过来,横店老徐自然也要出场沾个光,这是对横店都有帮助的。
老徐还觉得路平安很是仗义,路平安欣然接下。
逛了一圈横店后,在开席前,大家坐下聊电影的事。
关于《1937》,实际上胡清泉并没有和他们说这是一部以什么样形式拍摄的电影。
因为这是从一开始的死亡威胁开始就定下的保密工作。
既然要用技术性冲奖,那就最好不要提前漏了是什么技术。
其中涉及到一个时间问题。
要是现在已经快拍好了,或者就要送片冲奖了,那么公开也没事。
不然的话,这个世界上也不止有路平安能拍一镜到底的。
要是被人复制了,那技术优势肯定会小很多。
所以当下实际上公司里面知晓情况的也只有各部门的负责人、胡清泉以及路平安的几个朋友们。
真正对外也只会说会用比较多的长镜头,展现艺术性,比如对现在这三位还有横店老徐就是这样说的。
但谁能知道路平安是真的玩儿一镜到底啊。
就算知道,也几乎没有人觉得你能拍得好。
所以马可穆勒等人过来,其态度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狂热,只是出于对路平安这颗新星的重视。
去年《断背山》是国际艺术电影上最亮的那颗星,这颗星落在了威尼斯,让威尼斯电影节很是风光了一把,戛纳有些不服气,柏林这个最早把路平安当做嫡系的电影节也很幽怨。
所以这回胡清泉说路平安又要拍一部艺术战争电影了,三大自然会表现出积极性。
他们要的,就是争夺首映权,要是电影好,提前给入围甚至颁奖都没问题的。
三大也是竞争关系,在这方面争夺地很凶的。
影史上有很多电影甚至连拍都没拍完就已经被三大的奖项锁定的。
比如科波拉导演的那部号称最伟大的历史战争电影之一的《现代启示录》,没剪完,就直接拿下金棕榈。
王家卫的《2046》,还没拍完就被宣布入围戛纳,然后一直等到开幕式前一刻,最终剪辑版才被送到电影节。
诸如此类的电影还有很多。
总之三大奖对于成名艺术大导演总是会给很多特权的。
现在路平安大抵也是如此了。
当然具体的还是得看电影的形式和内容怎么样。
对此,胡清泉在和三位签下保密协议后,给了剧本,说起了电影故事。
三位电影人听后,脸色稍稍有些变幻,然后马可穆勒率先称赞:“哇哦,很不错的故事。”
显然,这故事似乎简单了一些。
有艺术升华,但不是很多,有隐喻,但也不够有力,而且这方面也很敏感的,隐喻太用力,会触及一些东西,毕竟这是二战时期中国的题材。
所以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次怕是要白来了。
然而等胡清泉说起电影的拍摄形式后。
三人纷纷大呼:不可能!
目前一镜到底的,且是60分钟以上的电影其实也不少。
比如1948年希区柯克的《夺魂索》,2000年的《时间密码》,2002年的《俄罗斯方舟》,2005年的由九个短片组成《九条命》。
还有2003上映的意大利剧情电影《一刀不剪》,别名《小弟弟的一天》。
这些一镜到底的电影,质量或高或低,而世界影坛对这种表现语言其实已经不陌生。
但《1917》也自有他的厉害之处。
首先他是战争电影,这种电影和“话痨一镜到底”的电影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难度。
话痨电影大多都是文戏,一个房间,几个人,噼里啪啦说完,解决了。
而战争片自然少不了大场面,大场面人数众多再加上一镜到底,这种难度想想都头皮发麻。
这也是为什么在数字摄影没有出来的时候,这种大场面的一镜到底几乎没有人拍的原因。
太难了,也太贵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