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孤想吃鱼了,再会色目人(求订阅)
老夫教殿下的都是圣人之言,这些权谋殿下都是从哪里学的?
看来应该是无师自通,真不愧是朱元璋的儿子。
宋濂心里默默低估着。
他也是老狐狸了,识趣地说道:“殿下,老臣想了想。这《元史》该怎么修,从哪个角度修,还是以殿下的意思为主,老臣会配合殿下的。”
“老臣是戴罪之身,已经没资格主持修史了。”
“这样啊……”朱标踌躇了一会儿,似乎下定了决心,“学生的学问都是老师传授,那接替老师的工作应该义不容辞,学生就尽力而为吧。”
听听,老夫这学生说得是人话嘛?
这一切明明都是他设计的,还让老夫主动求他接收修史的工作,真是杀人还诛心。
宋濂看着这个学生,大有一种白活了这么多岁数的感觉。
朱标又谦逊地自语道:“孤还是觉得需要有一个博学之人帮孤把把关。”
宋濂微微颔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朱标。
直觉告诉他,太子殿下又是在想什么阴谋诡计了。
“有了,李忠!”朱标面色一喜,喊道。
“殿下,奴婢在!”李忠立即应道,脸庞上带着无比灿烂的笑容。
朱标一脸深沉地说道:“告诉刘通,孤想吃鱼了!”
又是那个送鱼罐头的家伙!
李忠心里惊讶不已,带脸上依然笑容灿烂:“殿下,奴婢马上派人去宁波府通知刘大人。”
朱标看着李忠小跑出去的身影,会心一笑。
他知道李忠不喜欢刘通,也知道刘通这位前世的贪官讨厌太监。
朱标是乐意看到这古代太监和现代贪官之间不断勾心斗角,然后使劲表现想获得自己的赏识。
他需要做的便是保持平衡。
朱标见目的达成,便向宋濂行了一礼,带着侍卫返回了东宫。
第二日,朝堂群臣得到消息,《元史》的修撰工作暂时停止。
大伙儿虽然疑惑,但也并未露出异样。
朱元璋照常上朝,心情十分不错,时而会发出开朗的笑声。
太子朱标也陪着父皇上朝,他作为储君是站在六层台阶上。不过朱标也只是偶尔开口插几句,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不言。
洪武两年的最后几天便飞快地走完了,转眼便来到了洪武三年。
……
应天府作为大明的都城,是天下最繁华的所在。
尤其是在朱标眼里,这个天下不仅仅只局限在大明境内,甚至可以包括整个世界。
街道宽阔笔直,地面都被夯得结实平整。路两边都是粗大的垂柳,有贩夫走卒坐在绿茵下休息,有货郎小贩卖力的吆喝。
路边,有各种酒楼、商行,都挂着大红灯笼,充满着节日的喜气。
络绎不绝的行人,穿着各种衣裳,在路上悠闲的闲逛。
有人群汇聚的地方,还有灿烂炫目的烟花不断射入天空。
无数孩童望着空中的烟花,开心地又蹦又跳。
朱标穿着一身便衣走在街上,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在春节期间来应天府的繁华市区闲逛,一双明亮的双眸四处张望。
他只希望这座繁华的古城,永远不会染上悲伤的色彩。
朱标的身边同样是便装的侍卫,虎视眈眈的看着周围的人群,各个都像积蓄力量的随时可以暴击的豹子一样。
他今日来此,感受一下大明皇城的春节氛围只是其一,其二是约了人在这里相见。
这一路逛下来,让朱标好好体味了一把这个时代大街小巷的烟火味,这是后世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高楼大厦所不具备的。
“进去吧!”朱标远远站立又欣赏了一会儿灿烂的烟花,然后挥了挥手。
一群人走入了一家颇为壮观的酒楼。
这一次,他们将酒楼的三层给包下了,闲杂人不得进入。
朱标走在前方,他的两侧则分别站立一人。
左边是贴身太监李忠,而右边是宁波府通判刘通。
刘通自从接到太子的令旨,二话不说立即放下手里的所有工作,连春节都不过了,马不停蹄地从宁波府赶到了应天府。
不过朱标并未直接向其交代编撰《元史》事情,而是询问了另一件事,便是关于宁波府内那些犹太色目人的概况。
今天见面的对象,便是那些犹太人,皇宫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场所,所以才会选址在这座酒楼上。
以赛亚等人也和刘通一样,千里昭昭从宁波府赶往应天府,就是为了见太子殿下一面。
他们在这座酒楼里等了好一会,看到朱标到来后便立即行礼。
只是在这公众场合,是绝不能泄露朱标的身份。
李忠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几个侍卫便立即上前对包括以赛亚在内的几个犹太人搜身,确定身上没有任何物品后,才被带到了包间里。
“殿下,自从小人知道殿下邀约后,这几天可是激动地睡不着觉啊!”以赛亚脸上满是笑容,讨好道,“能让大明太子接见小人,那是何等荣幸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