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悲催的道衍,徐达家族(求订阅)
道衍和尚被刘通气地肚子疼!
这家伙怎么总是跟自己过不去呢?
难道怕小僧和他争太子的宠?
可转念一想,人家是太子亲信,而他自己呢?
道衍和尚本也有机会成为朱标的亲信。
结果呢,自己装了一回逼,然后被太子当场抓住,导致严重翻车。
如今看来,想成为太子亲信是很难了。
自己这下半辈子只能给太子殿下作牛作马,才能保住小命,再戴罪立功了。
可惜老衲这一生所学啊!
姚广孝心里有一个野望,便是能当一个搅动天下之人。
朱标可以给他财和名,却无法满足这个要求。
如今看来,那就退而求其次吧。
搅动了不了大明的局势,那就去搅动周边小国的局势吧,也算是没有辜负自己平生所学。
只是眼前的这个刘通怎么看怎么讨厌,而且似乎对自己的本事了如指掌,处处受制于此人。
以道衍的智慧也知道,那是太子殿下故意用此人来压制自己的。
老衲可不会输给你!
一时之间,姚广孝的好伸之心被激发了出来。
“殿下,北元,还有西南那些吐司你不考虑下嘛,还有四川的明夏,为何不解决了这些问题再考虑海外事宜?”姚广孝分析了一下当前局势,不禁问道。
“北元的话,孤会去解决!”朱标淡淡说道,心里默默补充了“王保保”这三字,“至于西南吐司和四川明夏,父皇和几位叔叔们可以解决,不用孤操心。”
“方进方指挥也是类似的观点。”
站在朱标的角度,无论是云南吐司,四川明夏,以及北元残留在辽东的势力纳哈出,都无需他进行干预,自然会被大明天军清理干净。
王保保是一个变数,所以他会参与。
至于南洋诸国,原时空的大明对其土地没有兴趣,但如今的朱标却是兴趣十足,这是以后分家产时为诸位弟弟们准备的。
姚广孝听后,无言以对。
他理解的是大明如今军威正盛,没这个太子插手的份,所以他故意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拿这些小国练练手。
刘通又继续说道:“殿下,臣的建议让安南和占城之间先斗起来,我们大明坐收渔翁之利。毕竟大明这边暂时也没有太多余力去对付占城。”
“那怎么让安南和占城斗起来?”朱标笑眯眯地问道。
刘通也是心领神会,回道:“至于怎么让安南和占城都起来,想必道衍大师已经心中有数了!”
我心中有数个鬼!
道衍气得大骂了,可朱标的话语也紧接着传来:“刘大人说得对,以道衍大师的能力,要调动安南和占城之间的矛盾必然是手到擒来。”
“道衍大师!”朱标目光一转,笑呵呵地说道,“孤给钱给人,你可否马到成功?”
气氛都烘托到了这个份上,道衍和尚不行也得说行:“小僧必赴汤蹈火,不负殿下所托。”
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
作为一个上位者,他也不会因为自己是穿越者的缘故就乱出馊主意,他只要一个结果,当属下的只需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就行。
朱标交代完任务后,也没在天界寺里多作停留,骑上快马带着侍卫们返回了皇宫。
……
此时的中山王府,中山王徐达特意将自己的长子徐辉祖和长女徐妙云喊了过来。
“老大,陛下已经下旨让为父开始准备明年北伐事宜,据听闻太子那边也是坚持要前往?”徐达问自家大儿子。
如今的徐辉祖可是太子幼军里的统帅,太子的事情徐达问自家儿子就行。
在所有淮西勋贵里,功劳最大的徐达,性格也是最为沉稳谨慎的。
他一想到明年北伐,自己是主帅,却还带着当今太子这一尊大佛,想想就觉得头好疼。
万一朱标有一个三长两短,徐家的富贵也就烟消云散了。
徐辉祖听后,很诚实地回道:“殿下的确有这个想法,陛下那边也愿意,主要是北元的那王保保,以太子之尊亲临前线,也算是给足诚意了。”
说起王保保,徐达的面色古怪起来了。
这两人可以说是斗了大半辈子了,谁也不服谁。
让徐达更为纠结的是,朱元璋一直非常欣赏王保保,一而再,再而三想去招降对方。
徐达很想说“陛下,您这是白费心机”,可还是怕惹朱元璋不快,便迟迟没有开口。
“老大,伱以为太子去了前线能招降那王保保不?”
“儿臣不知,对于王保保此人儿臣接触不多,不敢妄下断言。”徐辉祖十分老实地说道,“父亲以为如何?”
“俺对王保保的了解啊,招降很难。当然可能是为父资格不够,太子亲临有可能就起作用了。”徐达打了一个哈哈。
他不愧是老狐狸,说话滴水不漏。
其实徐达心里认为即使朱标亲临,王保保也不会投降,搞不好还会将太子置入危险境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