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连本土的华夏文明,都在不断受到外来西方文明,天方教文明的冲击。
更为悲观的是,在那个时代华夏的人口规模也是在萎缩。
在那样一个世界背景下,华夏文明想扩张步步艰难,即使砸钱也效果甚微。
所以方进认为,在明初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华夏文明必须扩张,以最为狂热的姿态,通过海洋向世界扩张自己的文明圈。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这个任务如果只交给大明天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诸皇子,以及开国勋贵的共同努力。
大明是主干,当然要做强!但是也不能只有大明,因为大明朝廷的治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统治的国土也不能太大。可是因为朝廷的治理能力不足就不图进取混日子,任凭自家的文明圈渐渐瓦解萎缩,最终完全失去,则会遗祸子孙。
所以必须散枝叶,诸皇子和开国勋贵都是枝叶。
如今,离大航海时代还有一百多年。
方进觉得时间是足够了。
等到极西之地欧罗巴诸国想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时,这个世界已经被大明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华夏文明圈。
这些让后世每一个华夏人憧憬万分的念头,不断在方进的脑海里一一闪过。
他似乎看到了华夏文明主导这个世界的一天。
“卫国公,这寰宇图可是国家的最高机密,如今也只有我们这样的皇亲国戚才有资格过目!”方进淡笑着指了指这幅被铺开的寰宇图。
“不能离大明本土太远的地方,这样一来方便移民,也方便诸侯国和大明之间的贸易来往!”
方进又解释着。
“这里如何?”邓愈的目光在寰宇图上扫视了一遍,突然指了指高丽国的位置。
毕竟在海外之地,高丽在大明国内算是比较有知名度的地方。
方进楞了楞,随即摇摇头,低声道:“卫国公,虽然陛下那边没有圣旨下来,但是中山王看上了此地。中山王是郡王爵位,将来在海外建国的话,可是公爵国啊!”
徐达啊,那就算了。
邓愈也自知跟徐达争不了。
“高丽国不好打,这种难啃的硬骨头还是留给中山王吧。”方进嘿嘿一笑,“咱们找一些容易啃的骨头,毕竟朝廷能给的支援是有限的,以后要靠你自己了。”
“朝廷能给多少支持。”邓愈关心地问道。
方进回道:“如今朝廷以休养生息为重,将来西南、辽东还有许多战事,只能给予卫国公一卫人马的支持力度,而且这一卫人马只负责未来三年的粮食。”
“卫国公如果觉得人马不够,可以自费再招募一些。”
朱重八,你他娘也太抠门了吧。
不过邓愈也只是心里想想,毕竟这是给他们邓家打天下,和他们朱家关系的确不大。
朱元璋愿意给这些粮食,第一你是开国勋贵,第二你是联姻的外戚。
要不然,他连这些粮食都舍不得给呢。
“不过太子殿下说了,可以借你们粮食,将来可以还的嘛。”方进笑呵呵地补了一句。
这还要还?
他们朱家人之抠门,果然是一脉相承。
“卫国公,朝廷有朝廷的难处。”方进表现得很积极,还一直帮朱家父子说话,“方某将来有儿子了,也给他去海外打一片土地下来,到时候全部自筹,不问朝廷要一粒粮食。”
你小子就吹牛吧!
邓愈默默翻了一个白眼,一点都不相信对方说的话。
这方进可是太子殿下眼前的红人,等到将来太子荣登大位时,肯定会要对方大量的支持。
好在邓愈不愧是开国勋贵,这涵养功夫着实不错,缓缓而道:“我也能理解朝廷的不易。不过既然要去海外,也少不了船只,不知朝廷……”
“卫国公放心,船只方面殿下已经有过明示。”方进笑道,“将来运输移民的话,船只会有朝廷这边免费提供,毕竟海运还是很省钱的。”
“至于战船方面,福船是大明最强大的战船,这个是朝廷留着自己用的。”
邓愈淡漠地点点头,心里吐槽着:哼,老子也没指望朱重八会把福船给我,那都是当宝贝一样的东西。
“殿下那边非常大度,愿意提供两艘中型战船苍山船,以及轻型战船连环船六艘。有了这些战船,卫国公将来剿灭不怀好意的海贼不费吹灰之力。”
就这?
朝廷方面在海上的支援,就两艘苍山船和六艘连环船。
这也太小气了吧。
“殿下还说了,如果将来大明战船退役的话,可以便宜点卖给卫国公的!”方进继续说道。
邓愈深吸一口气,就朱重八给的那点俸禄,老夫能买得起船?
海运的成本虽然低,可造船的价格不便宜啊。
“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啊。”方进强调着,“但无论运输兵马还是移民,朝廷方面都会提供免费的运输船,卫国公尽管放心。你们将来有了大量的土地,还会担心没钱财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