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还想着,以后有机会去旅游的时候再去找您呢。”
郑志华看到周游说的真诚,一点也不虚伪。
笑着说道:‘这是早晚的事,以后到了宝岛,一定要和我联系,我肯定要尽地主之谊的。’
说完,主动交换了联系方式。
很多人这样说,基本上都是客气话,联系方式都没有,以后还联系什么啊。
周游哈哈大笑:“行,没问题,去了肯定找您。”
接下来,李荣昊在中间插科打诨。
聊一些音乐圈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
说到这里,大家都充满了感慨。
周游忍不住问道:“郑老师有没有计划出新歌?”
问完之后,脸上还带着期待。
郑志华把眼镜摘下来,揉了揉眼睛,然后又带上,略带一丝苦涩:“老了,现在是荣昊他们的年轻人的天下。”
说完之后,缓了一下:
“还有就是,心气没了,年龄大了之后,就没有那么多想说的话了。”
“年轻的时候,还有很多不甘,想改变自己,改变音乐圈,改变世界。”
“结果,我连自己都没改变。”
周游沉默了,人在很多时候就是如此,倒不是和自己和解,和世界和解。
主要是没精力了,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
只想把现在保持下去,一直到老!
也就是吃点饭,聊聊天。
听老郑聊聊以前的趣事。是的,后来喝点酒,都开始喊老郑了。
人生总有遗憾,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哪怕一个主角,在外人看来是天命之子,他也会有遗憾,也会有想得而不可得的东西。
年轻的时候,老郑愿意把才华都抛掉,来换取身心的健康。
现在不愿意了,
因为没钱那是真的很痛苦,也很艰难。
第二天,周游把郑志华送走,见面听老前辈讲一些故事,说说他自己在宝岛的感受。
很有意思,人们都困在一个不可得的地方。
按照计划,周游开始闲逛这个海边的小城市。
不是所有的海边城市都能成为旅游城市,很多条件都不满足的。
交通、沙滩、住宿还有当地的一些配套。
没有足够的场地,形成了不了规模效应,但也适合当地人自己顽耍。
周游买了几根海竿,咨询当地人,找到一处适合海边垂钓的地方。
小四他们就跟在旁边打打下手。
几根海杆挂上饵料,直接甩进海里,静静地等待。
手上带了一根长杆,这个才是垂钓的主力。
周游钓鱼虽然也期待鱼获,但其实更享受独处的时光。
这辈子没有那么累,也有了很多闲暇时光,
但是这个钓鱼的爱好,那是一直保持下来,主要还是因为,周游的脑子还是闲不下来。
安静的时候,总会不有自主的想一些东西。
总是要把脑袋动起来才行。
海边没有大鱼,大鱼都在深海呢。
要是其他钓鱼爱好者,肯定都是坐船出去调。
周游上次在青岛的时候,去玩过一次,不是很感兴趣,没有安静的坐在那里舒服。
更别提,现在装备越来越好了。
半躺着,背对太阳,遮阳伞在头顶,海风吹着。
说不出的惬意。
工作这个东西,目前来说,大部分人都是被迫的。
也许都有喜欢的时候,喜欢的工作,可是也没办法相匹配。
跑了不少地方,周游也有些自己的感悟。
论物质生活,大家肯定是越来越好了。
可是,看精神生活,却仍然在洼地。
穷有穷的办法,富有富的办法,夹在中间的最难受,文不成武不就。
一年到头的休闲娱乐时间实在是太少,少到很多人都感觉不到,时间都已经流逝掉了。
偶尔有那么一丝喘息的机会,还大都挤在一起。
周游的脑海里乱七八糟的想着一些事情,就这都是想的少的。
因为还要盯着瞟,不能分神,不然那真是乱七八糟的一大堆。
海边小城,经济条件也一般,不是所有的沿海城市都富裕。
傍晚时分,海风渐大,海浪一股股的往岸边穿来。
周游开始轻点鱼获。
一天下来,所获颇丰,大都是半尺长一尺长的小鱼,只有一跟海竿钓到了一斤多重的鱼,算不错的了。
一行人顺着街道,发现这个城市也开始活了起来。
熙熙攘攘的人群陆续都出来了。
有的下班,有的上班。
大家都在趁着这个夏日的晚风,享受着短暂的幸福生活。
在这一刻,周游想家了。
二话不说,带着一行人就回到了庐州。
王芳芳对周游的突然到来一点也不惊讶,基本上是想干嘛就干嘛了。
只是对他带来的鱼比较好奇:“游哥,你这是从哪里搞来的鱼?”
周游笑了笑,抱着小水水,忍不住哈哈大笑。
“在海里调的,带回来给孩子看看。”
小孩子对什么都好奇,家里的那就些鱼早就看烦了,面对这些奇形怪状小鱼伸出手呀呀乱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