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从河滨传来隆隆的礼炮声(庆祝同土耳其人讲和),人群迅速地涌向河滨去看放炮。彼嘉也想往那里跑,但保护他的助祭不放他去。炮声继续响着,这时从圣母升天大教堂里跑出一些军官、将军和宫廷侍从,接着又走出一些人,人们又摘下帽子,那些跑去看放炮的人又跑回来。最后从圣母升天大教堂里走出四个穿军服、佩绶带的男人。“乌拉!乌拉!”人群又欢呼起来。
“哪一个?哪一个?”彼嘉哭泣着问周围的人,但没有人回答他。彼嘉认定四个人中的一个,但他泪眼模糊,看不清那人是谁,就把全部热情倾注在他身上,其实他并不是皇帝。他高声狂叫“乌拉”,并打定主意,不管得付出多大代价,明天他一定要去参军。
人群跟着皇帝跑,一直把他送到皇宫,这才散去。天色已经晚了,彼嘉还没吃过东西,身上大汗淋漓,但他不回家,同逐渐减少、但为数还相当多的人站在皇宫前,在皇帝进餐时,向皇宫的窗子张望,等待着什么,非常羡慕那些走上台阶去和皇帝共进午餐的达官显贵,也羡慕那些在窗口闪动、伺候皇帝进餐的御前侍从。
在皇帝进餐时,华鲁耶夫望了望窗外说:
“民众还是希望见见陛下。”
进餐毕,皇帝站起身来,一面吃最后一块饼干,一面走到阳台上。彼嘉随着人群向阳台奔去。
“天使,父亲!乌拉,皇爷!”民众叫喊着,有几个女人和心肠软的男子,包括彼嘉在内,幸福得哭起来。皇帝手里一块相当大的饼干碎了,落到阳台栏杆上,又从栏杆落到地上。那个站得最近、穿紧身短袄的车夫向这块碎饼干奔去,把它抓在手里。有几个人向车夫扑去。皇帝看到这景象,吩咐拿一盘饼干来,接着他就在阳台上撒饼干。彼嘉两眼充血,被挤坏的危险使他格外紧张,但他还是向饼干扑去。他不知道为什么,但觉得一定要得到皇帝亲手赐给的饼干。他奔过去,撞倒一个抢饼干的老婆子。老婆子倒在地上(她抢饼干,没有抢到),但并不认输。彼嘉用膝盖推开她的手,一把抓住饼干,仿佛怕落后似的,慌忙叫起“乌拉”来,但声音已经嘶哑。
皇帝走了,大部分人也逐渐散去。
“我说还要再等一等,果然等着了。”四面八方传来快乐的人声。
彼嘉虽然感到很幸福,但他还是觉得扫兴,因为现在得回家去,并且知道这一天的欢乐已经结束。彼嘉离开克里姆林宫不是回家,而是去找他的朋友奥勃仑斯基。奥勃仑斯基才十五岁,但也想参军。彼嘉回到家里,斩钉截铁地宣布,要是不让他去,他就逃跑。第二天,罗斯托夫伯爵虽然还没完全答应,但自己出去打听,能不能给彼嘉谋一个危险较小的职务。
喜欢战争与和平(中)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战争与和平(中)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