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董卓哀叹之际,李肃站了出来,自告奋勇要去说服吕布,让他来归顺董卓。
李肃是董卓帐下的虎贲中郎将,是董卓的内部人。他对董卓肯定是忠心的。
但是,忠心未必代表着他有这个能力。
所以董卓问他,你依靠什么去说服吕布呢?
这是肯定要探讨的。李肃说,我与吕布是同乡,以前就认识他,我知道他这个人,有勇而无谋,见利而忘义。
所以,“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
他知道吕布的性格是什么。用什么能打动他呢?
利益最能打动他!
那么,吕布最需要什么样的利益呢?
金银珠宝这些肯定是必要的。但它们是普通的常见利益,不足以特别打动人心。
而且如果丁原给他的金银更多,那金银的打动力量就会不足了。
除金银之外,还需要能打动吕布的东西。这就必须投其所好。
吕布是武将,所以这个东西,最好要能够衬托他的威风和战斗力。它就是董卓拥有的赤兔马。
赤兔马是马中之龙,所有武将都会爱上它,类似于知己之间相互认可。
这个马能够打动吕布的心。李肃向董卓要了这匹马。
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顶,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
想必吕布见到赤兔马后,肯定会难以自拔,你让他干啥就干啥!
其实策反吕布是董卓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董卓进入洛阳以后,迫切地想改立新皇帝。他比较中意陈留王,就一个七岁的小屁孩,他认为陈留王与自己比较亲切,更加适合自己未来的皇图霸业。
但是,他想归想,实现起来却阻力重重。因为他以前并没有在朝廷上经营多深。
所以不少人对他改立新帝的建议,并不感冒,甚至反感反对。
跳的最欢的就是并州刺史丁原。
丁原之所以敢当庭对抗董卓,主要是因为他有个义子吕布。吕布作为成名已久的顶级战将,在边境一带十分出名。
直接决定了丁原在面对董卓时,具有独特的暴力优势。他们两方直接打斗时,丁原肯定取得胜利。
董卓也能认识到,吕布起到了决定性的护持作用。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吕布是人家丁原的义子,而不是他的义子。
但,他可以想嘛!
他心中特别迫切地想得到这个人才。他告诉大家:“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
说得对不对?还真对。如果他得到吕布,他首先不怕丁原了。
丁原再想反抗他,就失去了最坚实的后盾,所以丁原的反对也就烟消云散了。
不仅丁原的反对就此作废,其他人即使反对也会因为没有武将可以与吕布对抗,所以更加没有必要,也不会有这种可能性了。
既然吕布的作用如此之大,直接挖过来不就行了,釜底抽薪,那样自己就谁也不怕了,所以关键点就在吕布身上。
这边李肃晚上偷偷来到丁原的军营,让人把吕布叫了出来。
随后就把董卓的待遇跟他说了一遍,吕布见到赤兔马后就十分喜欢,他真的想要。
不仅是因为赤兔马以及金银珠宝,还有那高官厚禄。
其实吕布在并州过的并不如意,虽然认了丁原为义父,但是并没有得到重用,丁原为了遏制吕布的势力发展,竟然让他去当主簿,这是一个顶级武将该干的活吗?
所以吕布的心中对丁原一直有怨气,今天李肃这个老乡来找他,直接把光明前途送到眼前了,他很难不心动啊!
尤其是那匹赤兔马,他是真的喜欢!
吕布十分满意,对李肃说道:“兄赐此龙驹,将何以为报?”
可以看出来,吕布他这个时候特别想得到这匹马,让他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可以的。
他对李肃已经产生了报答心理。有了这个心理,李肃就好说话了。
趁热打铁,他赶紧挑拨说:“奉先,你有擎天架海之能,天下谁不畏服,为什么现在老是屈居人下呢?”
这个话正好打中了吕布的心事。他对自己的能力也很自信,他并不想长期居于人下,在丁原手下他看不到升职和涨工资的希望。
也就是说,他认丁原做义父实际上是不愿意的,是暂时性的寄人篱下罢了。只是为了往上爬而已。
吕布突然问道:“纵观当今天下,谁堪称世之英雄?”其实就是在问李肃,你到底想要让我投靠谁?
李肃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表示董卓能够让人谈之色变,就说明他才是当今世上的真英雄!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纵观当今天下,谁能当我爸爸?
李肃表示丁原太菜了,换董卓吧,不行再换……
既然他心中有这样的种子,那李肃就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策反。他拿出准备好的金银珠宝,对吕布说:“奉先,这是董公给你准备的礼物。
像我这样的中人之姿,都能在董卓手下成为虎贲中郎将,如果是你到那里去,简直要贵不可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