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译:孔子说:“无为而治的,大概就是舜吧?有什么可操心的呢?自己诚诚恳恳、堂堂正正坐在朝廷上就是了。”
15.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mò)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cān)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试译:子张问如何才能通行无碍,孔子说:“说话老实守信,办事勤恳恭敬,即使远到蛮夷之地也通行无阻。说话没信用,办事不地道,即使近在本乡本土也吃不开。只要一站,总是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显在眼前;只要上车,总是看见这几个字刻在辕前横木上。这样子,才可以通行无碍。”子张听了,就把这几个字写在腰带上。
15.7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qú)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试译:孔子说:“耿直啊史鱼!国家有道,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还像箭一样直。君子啊蘧伯玉!国家有道,就出来当官;国家无道,就把本领珍藏起来!”
15.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试译:孔子说:“可以对人说却不对人说,是失人;不可对人说却对人说,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也不失言。”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试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绝不会苟且偷生去损害仁义,他可以舍生忘死成就仁义。”
15.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试译:子贡问如何做到仁厚。孔子说:“工人要做好工作,一定先备好工具。住在一个国家,就要好好侍奉国中大夫的贤明者,结交国中士人的仁厚者。”
15.1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lù),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试译:颜渊问如何治国。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坐商代的车子,戴周代的帽子,音乐就用《韶》乐《舞》乐,不用郑国音乐,疏远花言巧语的人。因为郑国音乐淫秽,花言巧语的坏事。”
15.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试译:孔子说:“人没有远见,必定穷于应付眼前的事变。”
15.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试译:孔子说:“算了吧,我没见过喜欢美德如同喜欢美色的。”
15.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欤,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试译:孔子说:“臧文仲是个偷官位的吧?明知柳下惠是个贤才,却不举荐人家和自己同朝做事。”
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试译:多责备自己,少责备人家,就少遭怨恨。
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试译:孔子说:“不问‘怎么办怎么办’的,我也不能拿他怎么办了。”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试译:孔子说:“大家整天呆在一起,没说一句识大体的话,尽耍小聪明,难成气候啊!”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试译: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本,用礼仪实践道义,靠谦和表达道义,凭信用成就道义。这就是君子!”
15.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试译:孔子说:“君子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华。”
15.2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chèng)焉。”
试译:孔子说:“君子最担心一辈子名不副实。”
15.2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试译: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试译:孔子说:“君子自尊,不爱争面子;君子合群,不拉帮结派。”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试译: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话说得好就认为人也好,不因为人不好就认为他的话也一定不好。”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试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生去做的呢?”孔子说:“应该是‘恕’吧。自己不乐意的,就不要强加于人。”
15.2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