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译:孔子到武城,听到传来弹琴唱歌的声音,就莞尔一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子游回答说:“起先言偃听老师说过:‘君子学道就爱护人,小人学道就好管理。’”孔子说:“同学们!言偃的话在理啊。刚才我那话是开玩笑的。”
17.5公山弗扰以费(bì)鄪畔叛,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试译:公山弗扰凭借费地谋反,请孔子去帮忙。孔子想去,子路不高兴了,说:“没地方去也就罢了,何必非要去公山氏那里呢?”孔子说:“既然召我去,岂能没事做呢?如果谁能用我,我就到那块地方复兴周代文化去。”
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试译: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种美德,就是仁。”子张问哪五种,孔子说:“就是恭敬,宽厚,诚信,勤敏,仁惠。恭敬就不侮辱人,宽厚就大家喜欢,诚信就给人依靠,勤敏就能够成事,仁惠就能够用人。”
17.7佛肸(bìxī)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叛,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páo)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试译:佛肸召请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说:“从前我听老师说:‘动手干坏事的人那里,君子不去入伙的。’佛肸在中牟谋反,老师到那里去,干什么呢?”孔子说:“对啊,是有这话。可是,我不也说了‘坚硬无比,磨也磨不薄’吗?不也说了‘洁白无瑕,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匏瓜吗?怎么能白白挂在那里不让人吃呢?”
17.8子曰:“由也,女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yù)女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试译: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六句六弊没有?”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好,我告诉你。爱仁慈不爱学养,毛病是受人愚弄;爱谋划不爱学养,毛病是不成体统;爱诚实不爱学养,毛病是为人死板;爱耿直不爱学养,毛病是出口伤人;爱勇猛不爱学养,毛病是办事莽撞;爱刚强不爱学养,毛病是狂妄自大。”
17.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试译:孔子说:“年轻人何不学点《诗》?学点《诗》,可以激发联想,可以锻炼眼力,可以扩大交际,可以抒发不满。近一点,可以用来孝敬父母;远一点,可以用来侍奉君王。还可以多多记住鸟兽草木的名称。”
17.10子谓伯鱼曰:“女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欤!”
试译:孔子对伯鱼说:“你学《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不学《周南》《召南》,好比正对墙壁站着。”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试译:孔子说:“礼节礼节,就是说玉帛迎来送往吗?音乐音乐,就是指钟鼓敲敲打打吗?”
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rěn),譬诸小人,其犹穿窬(yú)之盗也与欤!”
试译:孔子说:“样子很凶,心里很怕,如果拿小人打比方,那就像个在墙上打洞的小偷吧。”
17.13子曰:“乡原愿,德之贼也。”
试译:孔子说:“乡里的老好人,是败坏道德的老贼。”
17.14子曰:“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试译:孔子说:“把半路上听来的话到处乱传,有修养的人不会这样做。”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欤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试译:孔子说:“患得患失的人,可以和他同朝共事吗?这种人,未得手之前唯恐得不到,一旦得手又唯恐丢掉。一旦他担心丢掉的话,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17.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无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试译: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今人有些已经没有了。古人张狂是志大才疏,今人张狂却放荡不羁;古人自傲是棱角分明,今人自傲却蛮不讲理;古人愚钝是直来直去,今人愚钝却不过装样子蒙人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