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解释】
老实人就叫修道人。那么,修道人是怎么样的呢?老子的形容是非常有意思的,修道人有七大心法。
豫兮若冬涉川。豫跟下面的犹都是动物,因体积太大,行动很不方便,好像很迟钝,其实不是,它是小心翼翼,因为冬天要过河,随时有危险。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你看这个人胆子好小,连走路都是迟豫不决。另一种是明明那么平坦的路,他也小心翼翼。心量不同,解释就不一样。修道人不可能犹豫不决,他只是小心翼翼。因为随时都有陷井,随时都有变数。
犹兮若畏四邻。做很多事情,非常戒慎恐惧,因为怕左右邻居讲闲话。这边说你对,那边说你不对,那你应不应该受到影响呢?我先请问你,修道人要不要在乎别人?你不需要在乎别人,但是你要很在乎别人。这种话不太容易懂。你如果为了戒慎恐惧,为了怕别人说闲话,那就不叫修道人。我用别人的反应来自我反省,我有没有好好管好自己,那才是修道人。差别就在这里。我不愿意干扰我的邻居,不愿意造成他们的困扰,而不是怕他们指指点点。一个是自发的,一个是被动的,里面的差别要清楚。
俨兮其若客。很拘谨、很庄重,就好像到别人家里去做客一样。现在有很多小孩子,随着自己的父母去拜访人家。可是到了人家那里,好像在自己家里面一样,到处拿这个,丢那个。这样父母是不是很尴尬?主人也会觉得不知道怎么办好。这就是不够严肃。
涣兮其若释。春天阳光焕发,会把冬天积的那个冰,把它融掉,夏天才有水喝。你到美国加州一看,美国加州哪里有水,但是山上就有冰。大概高山上它都结一层冰,然后慢慢地那个细水长流,那个水就供你一个夏天的使用。那要靠什么?靠春天那个很焕发的阳光的气,使得这个冰慢慢地溶解,释放水下来。这是在说什么呢?就是修道近德,好像寒冰快要溶化时的那种心情。
敦兮其若朴。很敦厚,好像从来没有雕琢的原石一样。一个修道人可以里边穿得很漂亮,但是外面要加盖一个粗布的衣服,不是财不露白,而是不愿意招摇,不愿意刺激别人。我有很快乐的事情,我要看对方的心情好不好,好的话我才可以讲,如果不好的话我就避而不谈。否则引起他那种嫉妒跟怀恨,就不好了。朴是老子很常用的,他是用来代表道的。那个原石没有经过琢磨的,你永远不知道它里面有多么丰富的东西。
旷兮其若谷。很开旷,像广大的山谷。修道人胸襟很宽广,心量很宏大,可以包容各色各样的人,好坏不会形于色,不会疾恶如仇。
浑兮其若浊。很混沌,好像一滩浊水一样。请问大家,浊水好不好呢?一般人总觉得清水才好,实际上“水至清则无鱼”,水太清了,连鱼都活不了。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修道人内心是很明亮的,只是外面显得很愚昧、很糊涂罢了。为什么要装糊涂呢?这不是骗人,而是一种拘谨、一种自我约束而已。
老实人,也就是修道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这三句话各位回去有空好好想一想,马马虎虎不马虎,含含糊糊不含糊,随随便便不随便。这三句话是非常神妙的。
中国人讲马马虎虎是很好的意思,不是坏事,但是马虎就是坏事。做人要马马虎虎,但是不能马虎。含含糊糊不是真糊涂,是装糊涂,中国人最喜欢装糊涂,明明看到假装没看到,明明知道装不知道。但是不能含糊,最后是非是很清楚的,过程是含含糊糊,糊里糊涂。随随便便一点不随便。这里面的学问,大家要好好去体悟。
老实人,是难得糊涂,忙中偷闲,苦中作乐。这个叫做什么?就叫一阴一阳之谓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切无非自作自受。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解释】
虚掉心中的执着,去除不必要的欲念,减少莫名的烦恼,然后使内心保持原来的那种虚和静,这样才能够有新的发现,才能够知道原来道清清楚楚地在这里,只是自己糊涂,看不见而已。我们常讲的四个字“清心寡欲”,其实就是从这里来的。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看到了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尽管变化纷纷,最后都各自回到他的根本。返回根本叫做静,也叫使命。使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不知常,违反自然规律而轻举妄动,必定有凶险。认识了常才能宽容,能宽容才能大公,能大公才能天下归从,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不遇危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