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又对厉平安万分感谢。并说:“今日招待不周,让历亲王见了这场闹剧,孤实在是对不住,改日一定在鸿运楼设宴,为今日的怠慢赔罪。”
厉平安不置可否,只说:“太子殿下太客气了,本王事务繁忙,告辞了。”然后与金公子大步离开了。
他知道,这太子没有达到目的,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还会继续纠缠。
可是,太子想要与他独要家合作。那是不可能的。这太子胃口太大,自是甚高。别说独家合作,就是普通的合作他也不愿意给他。过多的份额。以免养肥了他的胃口。
所以这宴席还是不去为好。
回到住处后,厉平安将此事与手下亲信商议。亲信思索片刻道:“太子如此执着,若直接拒绝,恐会惹其记恨。
以后金公子与您合作,有些事情必然被他派人暗中阻挠,用卑鄙手段搞破坏。
王爷不妨先应下这宴席,届时在席上巧妙周旋,既给太子面子,又不轻易松口合作之事。”
厉平安觉得有理,便决定赴宴。
到了第二次设宴那日,太子早早在鸿运楼等候。
宴席上,太子极尽殷勤,美酒佳肴不断。几杯酒下肚,太子又提起合作之事。
厉平安笑着说:“太子殿下,此事关系重大,本王不会冒风险。
况且如今市场风云变幻,本王不能把南昭国的生意都交给太子殿下打理。
您是太子,政务繁忙,哪里有精力照顾我的生意。
而本王的生意事关重大,合作伙伴必须亲力亲为,全心全意照看生意,
所以,太子殿下就别为难本王了。独家合作本王实在是难以从命。”
太子听了,虽然十分不悦,但明面不好强求,只能暂且作罢,继续与厉平安虚与委蛇。
太子暗想:“这厉平安真是狂妄自大。即使他的实力雄厚,可是在南昭国,谁能大过他这位东宫太子,未来的帝王?
不与他独家合作,却找姓金的那个废物,还答应与瑞王合作。到时候厉平安就知道了,不与孤合作,与别人合作,不会顺利的。
太子打算,明面谈不妥,背后使一些手段,看看厉平安还答不答应独家合作?
宴席结束后,太子表面上依旧笑意盈盈地送厉平安离开,心里却已盘算好阴谋。
没过几日,厉氏的生意便接连遭遇怪事。各地店铺莫名被人找茬,货物也频繁出现质量问题的谣言,生意大受影响。
金公子那边也同样如此,他的生意伙伴突然毁约,资金周转陷入困境。
厉平安心中明白,这必是太子所为。
他不动声色,暗中调查那些闹事之人,发现背后果然是太子的亲信在指使。
厉平安冷笑一声:“这太子也是聪明过了头,招惹谁不好,偏偏招惹本王?也不看看自己的实力?”
厉平安决定反击。
瑞王借机向厉平安表诚意,他收集了太子暗中勾结商人,操纵物价的证据。
还有其它谣言也是太子手下散布的,证据都掌握了。
同时,金公子对外散布,太子欲垄断生意,打压同行。一时间,朝堂上和民间都对太子议论纷纷。
作为一国储君,这太子这言行显得太小家子气,没有太子该有的爱民如子之心。
他与民争利,使用恶劣手段。这太子是不是该换人了?
太子没想到,厉平安如此不好对付?本想施压让他就范,却引火烧身,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太子忙于辩解,销毁证据,撇清关系,维护自己胸怀天下,爱民如子的形象。
就在太子焦头烂额之际,厉平安并未就此罢手。他联合瑞王,将太子更多暗中的不法之事透露给了皇上。
皇上本就对太子近日的表现有所不满,听闻这些证据后,龙颜大怒。
太子被皇上召入宫中狠狠斥责了一番,警告他若再如此行事,便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太子吓得冷汗直流,赶忙跪地求饶,承诺会收敛自己的行为。
经此一役,太子再也不敢轻易招惹厉平安。
他深知这位亲王手段厉害,背后还有瑞王相助。
而厉平安则继续和金公子、瑞王稳固合作,生意越做越大。瑞王在朝堂和商界的地位愈发稳固。
至于太子,只能暂时收起野心,夹着尾巴做人,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图东山再起。
但他也明白,想要动厉平安,绝非易事。只是,他似乎找错了敌人。
如果不是他贪心不足,只求与厉平安搭上合作关系,以后慢慢做大,绝对不是今天这样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尴尬局面。
然而,朝堂局势波谲云诡。
不久后,边疆战事吃紧,敌国犯境,南昭国军队节节败退。
皇上忧心忡忡,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太子趁机毛遂自荐,请求带兵出征,欲借此机会重振威望。
皇上思索再三,最终同意了太子的请求。
厉平安听瑞王抱怨闻此事,心中隐隐不安。
他知晓着太子并无真正的军事才能,此去恐凶多吉少。但他也明白,这或许是太子要重新巩固地位的好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