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驴子哼声道:“说的挺好,我都快信了,又是浮力,又是压力的,古人能研究明白这玩意。”
我刚想说话,川娃子抢着道:“肯定能噻,都江堰,秦朝时期的,到现在还能用,内外江分流,水大走外江排水,枯水走内江灌溉。”
柳白凤提出了异议,疑惑道:“如果说水闸是控制水压,防止湖底的船损坏,可排水的时候,大漩涡更伤湖底的船吧。”
“我觉得开始的时候,是这种设计,后来发现有漩涡,才在洞口搭建了木头隧道,如果隧道的出口在湖面附近,那就可以根据水面的高度人为控制排水了。”
复杂的物理知识我解释不明白,我觉得隧道塌了后,湖面才有了漩涡。
大概意思是当湖底压力变大的时候,从石柱子间隙流动的水流也变得更急,搅动木质承台,随着石柱子被顶起来,下面的水路被放开,大量的水灌入空洞,湖面自然会起旋涡。
四驴子帮我解释了几句原理,其他人才听明白个大概。
川娃子继续问:“对呀,咱们来找船墓,那个水闸也搬不走,还去那干什么?”
“因为水闸不合理。”
“啷个不合理?”
“如果想控制湖水容量,最简单的办法是在地面挖一条河引流,或者说从旁边弄一个小型湖泊,古人为啥非得在水底建造如此复杂的水闸呢?”
“对呀,为啥呀?”
我被川娃子的性格整无语了,还是他能和赵悟空玩到一起去。
事出反常必有妖,所以我想下入水底的水闸探究一番。
我做了基本的人员分工,孟彩娇在岸上看着营地,川娃子三人加上我一起下水,四驴子和铁柱负责在船上守着供氧系统。
待船行驶到预定位置,四驴子开始表演才艺,也不知道水下有没有怪物,不过任何怪物在零线和火线间都得立正。
噼里啪啦跳起来皮毛光亮的大鲤鱼真讨人喜欢,河边小鱼多,靠近中心的位置,几乎都是十几斤的大鱼。
四驴子甩着电线从湖底慢慢往上拉,小船周边可算下饺子了,大鱼被电得乱蹦。
本想我和川娃子先潜入湖底查看一二,不过柳白凤也是个女强人,叼着氧气管带着面罩直接入水,小锦鲤紧随其后。
川娃子比划了一个入水的手势,一猛子钻入水中。
讲真,这时候我有点怂了,感谢四驴子的一脚帮我助力。
还有一件事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潜水服里塞了至少二斤牛肉干,我真怕再被困到哪。
带着面罩和氧气管入水,除了紧张一些,也没有别的不适,不考虑安全的情况下,我觉得氧气管比氧气瓶方便很多。
依次穿过横七竖八的木头缝,我和川娃子顺利钻入石门洞口,往前游了四五米,我看到了那些石柱子。
我还特意钻入水底看了看承台,全都是用火烤过的木头,表面摸起来十分光滑。
探出水面,川娃子摘下面罩,喘了几口气道:“继续往前游呗。”
“嗯。”
“我没想明白,咱们怎么能被石头顶上去的呢?”
“有啥想不明白的,咱们进来大概率装在石柱子或者下面的木承台上,这玩意上升,咱们跟着顶上去了呗。”
“不是,我的意思是,要是咱们没落在顶端,那不得被石柱子和墙壁磨成肉酱呀?”
我也想不明白是什么原理,笑道:“要不然你在这实践一下,看看咱们是怎么进去的。”
“得得得,你实践吧,我给你拍照留念。”
我确实想不明白我们怎么刚巧落在石柱子表面,大概率是我们进来时都飘在水面上,小概率是我们全都是幸运星附体。
穿过石头柱子,我和川娃子继续往水流的方向游,眼前出现了一个满是水的山洞,高度两米多,宽度至少五米,是一个扁平形的山洞。
我摸了摸山洞壁,上面有些石头有些发黑,上面也有人工开挖的痕迹。
人工开挖地下暗河?
建完水闸再建人工暗河,如此大工程,完全可以在对面修建几个湖了。
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我想明白了这层意思,山洞确实是人工开凿的,不过是一个挖朱砂的矿洞。
给废弃的矿洞做水闸干什么?
难不成矿洞挖到地下河了?
又往前走了十几米,嘴里含着的氧气管有些发紧,我俩拿的是一百米一根的氧气管,管子变紧,除去七拐八绕的距离,我俩最少进来八十米了。
水下,川娃子向我比划询问怎么办,我指了指前面,本意是能走多少走多少,可川娃子这个愣头青,直接扯下氧气管递给我,一个猛子向前游去。
我往前走了几步,管子越发的紧,我不敢用力扯,要是管子在岩石上磨断了,我和川娃子也就拉倒了。
等了三四分钟,川娃子折返回来,他激动地比划着什么,我看不明白,这孙子直接扯掉了我的氧气管,往旁边石头上一拴,拉着我往前游。
面罩内的氧气也就能支撑我呼吸两口,这不知道川娃子想要看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