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娃子带我游了不知道多远,只感觉转了一个大弯之后,我们来到一个巨大的洞穴,洞穴顶部垂下无数钟乳石,长度超过五六十公分。
我摘下面罩大口地呼吸,川娃子用手电四处打量。
这个洞顶很高,最少得有六七米,下面是水,上面三米左右都是空气。
顺着水流方向照去,前面越来越宽,有的地方能看到河床,两侧有巨大的鹅卵石。
前面的山洞顶端也是奇形怪状,感觉像是顶部被封上的一线天。
“狗哥,这地方,咋样?”
“往前走走看看。”
越往前走,水位越低,随着河道变宽,我和川娃子几乎算是出水了。
“狗哥,这,这是什么地方?”
“矿洞。”
“咱们顺着水里往下走吗?”
“走走看吧。”
我想到了高昌人的地下城池,难不成把寡妇清的家族也住在山洞里面?
很快,我就推翻了我的猜想,因为前面有一处向上的台阶,就位于地下河的一侧。
台阶上布满白色的青苔和一些不知名的植物,颜色偏向透明,台阶大概三米宽,两边各立着一个一尺来高的白玉辟邪。
“走,上去看看。”
沿着台阶往上走,台阶渐渐收窄,转个弯之后,眼前出现了一个空腔,面前是一汪绿色见底的水,对面是一个类似于古代送别亭的建筑。
四根柱子,两根堆叠的房盖,一口一米来高的鼎立在当中格外耀眼。
川娃子哈哈大笑道:“发了,发了,有鼎,这回发了。”
我和川娃子快步走到亭子边,刚想好好看一看这口鼎,川娃子猛地转身,摸着胸脯道:“卧槽,吓死我了,吓死我了。”
“啥玩意呀?”
“你自己看?”
我闪身错过穿袜子,只见鼎里面都是头发一样的东西,互相缠绕在一起,黑丝间隙隐约可见白色的头骨。
炖了一鼎的人头?
这玩意确实瘆人,可我并不害怕,先秦时期,有些祭祀坑内的青铜器里面都有人头骨,煮人头也是古代祭祀的一种。
殷商时期,祭祀会根据不同的事情来选择不同的祭祀方式,人牲的死法也有很多种,打死、砍杀、烧死、溺死、射死、活烹等等。
前些年在殷墟出土的青铜甗中的头骨就是被煮过的,头骨的主人是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少女。
我抓起一把头发往外扔,头骨和头发早就分离了,头发互相缠绕在一起,一拉就是一大团。
头骨相对好处理,扣着眼眶子往外扔就行,数了一下,鼎内一共二十颗人头,看牙齿的形态,大多都是少男少女。
清理完头骨,我仔细摸了摸鼎的内壁,没想到竟然十分光滑,一个铭文都没有。
我后退两步,仔细打量一番。
此鼎为四足方鼎,上有两耳,耳侧壁浮雕双虎食人首纹路,腹部周身都是饕餮纹,鼎腹左下角竖向刻着两个秦朝小篆文字。
再仔细看,我发现这鼎的材质有些问题,不像是青铜,而是一种乌黑的金属,我能确信是金属而不是石头,但不认识这种金属。
川娃子试着抬了抬,连个鼎腿都没抬起来,我俩合力抬了一下,大鼎纹丝不动。
败家的许某人横向推动了一下,能缓慢移动,足以证明鼎足和地面是分开的,要是把鼎推变形了,我连死的心都有了。
“唉,狗哥,这个材质和那把剑是不是一样的。”
“管他是啥,啥都值钱呀,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运出去。”
我估计这个鼎得有七八百斤重,就算是我们能用浮力运出水面,想要运出深山也难。
唉?
要不,卖黄老板,让他自己找人运?
我记得他喜欢鼎。
“啥年代的呀?”
“看纹路像是商朝的,不过文字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可能是仿的商朝鼎。”
“走走走,再看看,还有没好东西。”
抬头的瞬间,我愣住了,刚才光顾着看鼎了,没注意屋顶,上面光线璀璨、珠宝云集,密密麻麻一大片。
大概扫一眼,红宝石、绿宝石、粉钻、水晶、珊瑚、珍珠、和田玉、青金石......
我认识的宝石都在上面。
手电的灯光通过宝石反射在川娃子脸上,他也看呆了。
我连咽了几下口水道:“别,别傻了,赶紧的,装呀。”
扯下密封袋,我和川娃子胡乱地抠着上面的宝石,脚踩大鼎,手抠宝石,这是许某人最富贵的一次了。
咱也不用给宝石分类,抓到啥算啥,直接往袋子里装。
当然,除了水晶,那玩意不值钱。
装完之后,我和川娃子掂了掂袋子,最少四五斤,这玩意,老值钱了。
“走,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别看了,咱俩进来的时间不短了,先出去,要不然以为咱俩出事了。”
川娃子有些不愿意,我又晃了晃装宝石的袋子,这一趟,绝对赢麻了。
按照原路返回,接上氧气管,我俩直接上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