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立马扒着算盘:“十二个人,一只烤鸭八十块,得三只才够吃,二百四十块……许大茂你可别心疼。”
许大茂笑着说:“放心,不心疼!难得大伙这么热闹,花点钱值当。”
傻柱拍着他的肩膀:“这还差不多,算你有点良心。”
周阳看着他们吵吵闹闹,笑着说:“行,明天就去吃烤鸭。吃完了,咱们再商量商量,给院里装个智能门禁,以后陌生人进来能提醒,更安全。”
一大爷点头:“这个好!前阵子总有些推销的进来,烦得很。装个门禁,清静。”
二大爷说:“我看行,还能设个密码,老街坊都知道,方便。”
囡囡补充:“还能连到手机上,谁进来了都能看到,万一有啥事,也有个记录。”
月光洒在四合院里,把一切都照得软软的。墙根下的智能管道在悄悄工作,井里的传感器在静静监测,鸟笼里的智能食罐在等待明天的投喂,一切都那么安稳、妥帖。而院里的笑声、说话声,像一首没唱完的歌,在夜色里轻轻飘,飘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第二天去吃烤鸭的路上,三大爷还在念叨:“我得数数那烤鸭的片数,一只至少得片八十片,少了我跟老板说。”
傻柱笑他:“三大爷您累不累啊,吃个饭还数片数。”
三大爷瞪了他一眼:“你懂啥?这是过日子的学问,不能让人糊弄了。”
许大茂笑着说:“放心吧,我常去那家,片得足,还送鸭架汤,管够。”
周阳走在最前面,听着身后的吵嚷,觉得这声音比任何音乐都好听。他知道,这四合院的故事,还会一天天写下去,写满柴米油盐,写满家长里短,写满这些热热闹闹、踏踏实实的好日子。而他,愿意一直做这故事里的一个角色,陪着这些老街坊,慢慢走,慢慢过。
三大爷:“许大茂,你可记着,我刚算过,一只烤鸭片八十片,咱们十二个人,保底得三百片才够吃,三只鸭正好二百四十片?不对不对,十二个人,一人平均二十五片,那就是三百片,得四只鸭才够!你可别小气,少一只我跟你急。”
许大茂:“三大爷您这算盘打得,隔三条胡同都能听见响!放心,四只就四只,今天管够,片不够就让老板再添,保准让您老吃舒坦了!”
傻柱:“还是大茂今儿敞亮!不过话说回来,三大爷您这胃口也太吓人了,二十五片?您老那肚子装得下吗?别到时候吃撑了,又得让二大爷给您顺气。”
二大爷:“傻柱你少贫嘴!三大爷这是会过日子,不像你,上次在食堂吃包子,一口气造了八个,撑得直翻白眼,忘了?”
傻柱:“嘿,二大爷您这记性咋就这么好呢?那不是那天包子馅儿调得香嘛,猪肉大葱的,谁顶得住啊!再说了,我年轻力壮,吃得多才有力气干活,不像某些人,喝口凉水都得歇半天。”
槐花:“傻柱叔,我也要吃八个包子!不对,我要吃烤鸭,要吃鸭皮,蘸白糖!”
囡囡:“槐花乖,到了店里让师傅把最脆的鸭皮片给你,蘸白糖可香了。对了傻柱,你上次说学做西餐,那煎牛排是不是也得用这么大的力气啊?”
傻柱:“那能一样吗?煎牛排讲究火候,火大了外面焦里面生,火小了又太老,得盯着锅看,比揉面累多了!不过我跟张师傅学了个诀窍,用黄油煎,再撒点黑胡椒,那香味,绝了!等下次有空,我给大伙露一手。”
许大茂:“得了吧你,上次你炒个青菜都能炒糊,还煎牛排?我可不敢尝,别再把锅给烧了。”
傻柱:“许大茂你少瞧不起人!我那是没发挥好,再说了,谁做饭没失手过?你上次炖的红烧肉,咸得能齁死人,还好意思说我?”
秦淮茹:“行了行了,你俩别一见面就掐。大茂,你那批货卖得顺利不?听说最近行情不太好,好多商户都压着货呢。”
许大茂:“哎,可不是嘛,前阵子确实难,跑了七八个市场才找到下家,价格压得还低,不然早请大伙吃饭了。不过好在量走得大,薄利多销,算下来也还行,够请这顿烤鸭的。”
三大爷:“薄利多销也是本事,我年轻时候跑买卖就讲究这个,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不像现在的小年轻,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哪有那么容易?”
周阳:“三大爷说得在理,做生意跟过日子一样,得稳当。对了大茂,你那门市部最近是不是要上新品?上次听你说想进一批智能小家电?”
许大茂:“是啊周叔,我看现在智能的东西火,打算进点智能保温杯、感应洗手液机,还有囡囡说的那个温湿度传感器,听说能连手机的那种,年轻人肯定喜欢。就是进货价有点高,还在犹豫拿多少货。”
囡囡:“大茂哥你可以先少拿点试试水,我帮你在朋友圈推推,我好多同学都喜欢这些新鲜玩意儿。智能保温杯能显示温度,还能提醒喝水,挺实用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