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您老别操心了,那是高科技,比您的淘米水肥厉害多了。”
傍晚,汉斯临走时,特意买了个智能手环和一盆智能花盆:“我要带回去给我的母亲,她最喜欢养花,有了这个花盆,就不用担心她忘了浇水了。”
许大茂乐滋滋地收了钱:“汉斯先生,您要是需要批量采购,找我就行,给您批发价。”
周阳笑着摇摇头:“这小子,做生意的脑子倒是灵光。”
送走汉斯,院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三大爷在给月季施肥,嘴里念叨着“多吃点,明天开得更艳”;二大爷在逗鸟,时不时跟鸟说两句话;傻柱和秦淮茹在收拾养花课的摊子,傻柱还不忘偷吃一块饼干;槐花则在科普角的空地上练习跳绳,智能手环上的步数已经超过了两千。
周阳坐在葡萄架下,看着这一切,觉得心里格外踏实。他想起汉斯说的话,技术应该服务生活,可不是嘛,你看这院里的智能花盆,让不会养花的人也能养出好花;智能手环,让老人能随时监测自己的身体;机器人表演,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这些技术,不都是为了让日子过得更舒坦吗?
第二天一早,周阳刚到厂里,就接到了一大爷的电话:“周老弟,院里的向日葵开花了!金灿灿的一片,好看得很,你赶紧回来看看。”
“好,我这就回去,”周阳笑着答应,“正好带点厂里新做的向日葵形状的饼干,给大伙尝尝。”
回到四合院,果然见傻柱种的向日葵全开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盘像小太阳一样,在阳光下笑得灿烂。槐花正站在花盘下,让秦淮茹给她拍照,小脸上沾着花粉,像只小花猫。
“周爷爷,你看这花多大!”槐花跑过来,拉着周阳的手往花盘下钻,“比我的脸还大呢!”
“是挺大,”周阳笑着说,“傻柱这花种得不错,等结了瓜子,够全院人吃了。”
傻柱得意地说:“那是,我天天给它们唱歌,它们能长不好吗?”
“你就吹吧,”许大茂凑过来,“我看是三大爷的淘米水肥起了作用,跟你唱歌没关系。”
“你懂啥,”傻柱瞪眼,“植物也有感情,听着歌长大,结的瓜子都甜。”
三大爷拎着水壶过来:“行了,别吵了。傻柱,你的向日葵该浇水了,土都干了。”
傻柱:“知道了,我这就去。”
看着傻柱浇水的背影,周阳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一大爷说:“大哥,咱们在向日葵旁边也装个智能传感器吧,监测土壤湿度和光照,让傻柱知道什么时候浇水最合适。”
“好主意,”一大爷点头,“省得他天天瞎琢磨,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
正说着,囡囡拿着个平板电脑跑过来:“爷爷,非洲的社区花园发来照片了,他们用咱们的智能花盆种的蔬菜长得可好了!”
周阳接过平板,只见照片上一片绿油油的蔬菜,旁边放着几个熟悉的智能花盆。“太好了,”周阳笑着说,“让他们多拍点视频,我们也放科普角展示,让孩子们知道,咱们的技术还能帮到外国朋友。”
“我来弄,”囡囡点头,“我再剪辑个短片,配上音乐,肯定好看。”
中午,周阳带回来的向日葵饼干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槐花拿着一块饼干,跟向日葵花盘比了比:“真像!就是饼干不能长瓜子。”
“等结了瓜子,我给你做瓜子酥,”傻柱笑着说,“比这饼干还香。”
三大爷的养花课又来了不少人,连隔壁胡同的张奶奶都来了。三大爷站在月季花丛旁,讲得唾沫横飞:“这月季啊,就像姑娘家,得哄着,不能冻着也不能晒着,浇水要像给姑娘洗脸,温柔点……”
众人听得哈哈大笑,张奶奶笑着说:“老纪,你这哪是讲养花,分明是讲怎么疼媳妇呢。”
三大爷脸一红:“都一样,都一样,用心就好。”
下午,德国公司发来邮件,说同意合作开发助老机器人,还说要派工程师来厂里学习。周阳看完邮件,对周子轩说:“让王博士准备一下,把算法整理好,但核心代码不能给,只教他们应用。”
“爸,您就放心吧,”周子轩笑着说,“王博士心里有数,不会让他们占了便宜。”
周阳点点头,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忙碌的厂区,忽然觉得,这工厂和四合院其实挺像的,都是一群人凑在一起,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好而努力。工厂里的机器轰鸣,和四合院里的欢声笑语,本质上没什么不同,都是生活的声音。
傍晚回到四合院,见许大茂在科普角摆了个小摊子,上面放着智能手环、温度计、花盆,旁边还立着个小黑板,写着“智能生活,从这里开始”。
“周叔,您看我这摊子怎么样?”许大茂笑着说,“以后每天傍晚我都在这儿摆摊,方便街坊四邻买东西。”
“挺好,”周阳点头,“但得保证质量,不能卖次品。”
“放心吧,”许大茂拍胸脯,“都是从厂里拿的货,假一赔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