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身英式20s西服,清爽稳重,犹如残阳枝头上雪,一袭寒气清相逼。
是黎司期。
他迈开长腿,在所有人的视线中毫不犹豫走上台。
黎风微微错愕。
黎司期当着所有人的面,扶正立式话筒,浅笑道:
“各位晚上好,我是今天的拍卖官黎司期,方才网上出现了一些流言,说黎氏拍卖行以假画交易,此为不实信息。”
他开始解自己手中那幅画作的结绳。
众人都不解地看着他。
然而手中画卷直接展开,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绵密素美的笔触蜿蜒,古旧的颜色和未完全修补的残缺触目惊心。
看清楚是女史箴图的那一刻,场内哗然。
“这是女史箴图?”
“这和我大英博物馆看到的好像,连色泽深浅都一样。”
“和黎风之前找到的那一幅好不一样……”
而黎司期忽略所有人目光,面上带着浅笑,却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此为女史箴图唐代摹本真迹,是本人留学时花了两年时间找回,我黎司期可以向所有人保证,这幅女史箴图就是大英博物馆所藏唐代摹本同源第十段。”
场内赫然满是惊叹之色。
黎风震惊地看着黎司期手里的画。
而杜晚歌看见那幅画,猛地瞳孔放大。
所有已经浅去的记忆,陡然间又清明起来,
一九一五年,华人留学生们簇拥着,在大英博物馆前示威游行,他们别无选择,回头是签下无数条约而失去主权的家国,往前看是大英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华夏珍宝。
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八国联军抢空颐和园,那一年他们却将战利品堂而皇之摆在博物馆。
这幅女史箴图,小时候她还在圆明园见到过,转眼就是被英国人一刀三段,甚至有两段损毁严重,不予展出。
她远行万里留洋学国际法,可学成才知道国际法原来是强者的法律,不然也不会有《二十一条》了,强者根本就不受国际法限制,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以内。
她以为学了国际法就能挽救祖国在国际上被欺辱的地位,以为列强违背国际法原则抢走他国历史文物,可以被裁决。
原来不可以。
她连被抢走的文物都拿不回来。
她太天真了。
而女史箴图,是她死前保护的最后一件文物。
她以为死后会被损毁,却没想到真的被她的同学们带出来了。
她的死不是没有价值的,她有保住女史箴图。
杜晚歌热泪盈眶。
黎司期的视线扫过全场,有那么一瞬间,是和她对视的。仿佛看见那年同仇敌忾的同胞,同学们生死相依。
黎司期定定看着她的眼睛:“第十段由于损毁严重,被大英博物馆抛弃,是当时的华人留学生冒险保存,直到我寻着线索找过去,这一段女史箴图才得以归国,网上所说仿品、伪造皆为谬论。”
底下的人议论纷纷:
“看起来是好真,不像假的。”
“好漂亮…”
“那百川基金怎么回事,卢总总不可能是乱说吧。”
黎司期气度从容,不紧不慢,字句铿锵有力:
“黎副总与百川基金交流时,不慎将自己的临摹作品送到了百川基金手上,以至于百川基金误会黎氏以假画交易。”
“送错了?”
“怎么是送错了,黎风居然不认得真假?”
黎司期扫视全场,依旧是微笑着:
“而我手上这一幅,所有在场专家和行内人士都可以来验证真伪,黎氏在拍卖界六十余年,从未弄虚作假作奸犯科,倘若有,绝对不会等到今日才爆出,今日我以黎氏六十年信誉,请求各位再给黎氏一次机会,原谅黎氏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黎风背脊发凉,根本不敢相信黎司期竟然趁着在国外留学时找回了真正的女史箴图。
他怎么会找得到,明明自己多方查问,确定了真迹已经损毁,才敢大胆冒充。
这幅画,竟然是找得回来的么?
甚至于现在黎司期还把所有的错归到了他身上,所有人都知道,是他个人的原因导致舆论风波。
爷爷会怎么想?
黎风简直不敢再深思,身体里所有力气好似一瞬间被抽空。
台下的宾客议论不止。
“倒也是,如果之前就作假,那肯定早就爆出来了,万一真是失误呢?”
“原来这幅画是黎司期找回来的,那之前那些营销都只提黎风,我还以为是黎风找到的。”
“难怪黎风分不清真假,原来这女史箴图根本就不是他找回来的。”
杜晚歌眼前已经被泪水模糊,不敢想竟然有一天能看见真正的女史箴图。
在华夏,而不是大不列颠!
杜晚歌和黎司期对视,闪光灯不断晃过她眼前,天花板好像都被璀璨的灯光照得一片雪白。
黎司期将画递交给专业人士保管,要将拍卖主持下去。
场内秩序逐渐恢复。
黎风被人请下去前,还在解释是刚刚找回手表,没有来得及明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