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能请,这可是开国皇帝,疯子都不敢干这事。而且朱元璋庙号是太祖,按常理来说,庙号带祖的都是万世不祧的。
朱棣也不能请,这是他们一脉的法理。
而且嘉靖太爱朱棣了。
祖宗在上啊,您听我讲,太宗虽然只有很小的可能性被请出太庙。
但小不代表没有,您应该是成祖啊,万世不祧。
嘉靖帝在将自己父亲送进太庙的同月,将朱棣的庙号从太宗变为成祖。】
【剩下基本都可以请,反正德祖也没人认识,那就劳烦您出来吧。】
【自此,明朝太庙正中才是朱元璋的位置。
大胖的灵牌此时仍然还在太庙中。】
【但为什么又被请出来了呢?】
【嘉靖帝是一个炼丹药都是自己动手的人,坚信:人一定得靠自己。】
【万一自己修仙不成,驾崩了。
后人不听话把自己父亲又丢出来了怎么办?
万一儿子不争气,没把自己送进太庙怎么办?
男人三大喜事:升官发财死老婆。
这个时候嘉靖的老婆,方皇后死了。
虽然他也许面带悲痛,但心里肯定乐坏了。
随即告诉群臣:皇后将来肯定是要和我一起供在太庙的,但她先我而去,那就先将她灵牌送入太庙。】
【好家伙,明朝版本的黄牛占座!】
【皇后灵牌就先供在我的位置上,将来我死了,你们也免得折腾半天,还要讨论到底该把谁请出太庙。
皇后帮我把位置占了,你们将来直接把我放上去就行。
朕对你们好吧,免得你们伤脑筋掉头发。】
【也真是为难嘉靖帝了,活着就开始抢太庙的位置了。】
【但是吧,这事就不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哪有皇帝活着去抢太庙位置的?
严嵩、徐阶等一众朝臣都反对,但反对无效,你要反对朕进太庙,朕有的是办法收拾你们,来啊,斗啊!
得,您是爷,您说了算。】
【仁宗陛下,委屈您出去吧。】
【后来继位的皇帝并没有乱搞,按照顺序依次从朱瞻基开始,请出来一个,进去一个。】
【到了崇祯时期,太庙、祧庙全都满员,按礼制又要请祧庙的人出去或者扩建太庙、祧庙,但挺巧的,大明亡了。】
【嘉靖帝的愿望成真了,直到大明灭亡,他父亲的灵牌都在太庙中供奉着。】
【为什么说大明在崇祯帝时候就亡了,而非南明灭亡的时候。】
【南明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但并不代表南明也很好,拾柒挑两个人物简短介绍一下。】
【第一位:郑成功,赐姓朱,世人称为:国姓爷。
海商世家,当然你要说和海盗沾边也行,毕竟资本的第一桶金总是血腥的。
他父亲都投降了,但他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
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
【第二位:李定国,相比于李自成,我更喜欢李定国。
贫困农民家庭出生,因为活不下去跟随张献忠造大明的反。
大明亡,张献忠死,满清入关。
为了汉家天下,打起大明大旗,反清复明。
他两蹶名王,宁死不降。
章炳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而拾柒觉得可以改一下:愿吾汉家儿郎,毋忘李定国。】
————
清朝 顺治年间
北京,紫禁城,多尔衮等人感受到了后辈深深的恶意。
大清和之前历朝历代有什么区别吗?
本质上并没有,大清不比南宋强?
南宋都没觉得你有如此深的恶意?
为何独独对我大清如此?
留发不留头先停一下吧,至少把北边半壁江山稳住再说。
照后辈这样说下去,民间反清复明的浪潮怕是一波接一波,汹涌而来。
现在的局面已经是血赚了,比东北苦寒之地好太多了,若是能南下更好,不能南下也能在北边安享百年太平生活,大不了退到关外去。
————
大明 崇祯十年
这一年,改为张姓的定国兄十七岁。
前日,有从陕西、北京逃难而来的官员士绅投奔张献忠,见面就跪下,口称王师。
李定国差点都以为大明才是造反的,自己等人乃是平叛而来。
这群人话里话外就要拥立义父马上登基,北伐中原,收复北京。
义父拒绝了,但是我从可旺(孙可望原名)眼中看到了熊熊烈火以及他那颗不安躁动的心。
我派人给这群人送了些吃食,打探到原来崇祯在北京将文官几乎一扫而空,训练新军准备出关作战。
又将福王在陕西的地都分给了百姓,顺便将陕西境内作威作福、欺负百姓的官员、地主全砍了,抄家的金银、粮食全部分给百姓。
也将这群人的土地都分给了百姓,允诺百姓免税、免徭役十年。
崇祯好像变了,不是当初我听到的那副模样了。
真想去看看现在的崇祯帝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