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想青山见我应如是。】
南宋——辛弃疾(稼轩居士):你最好不要拿他的词讲些奇奇怪怪的事,不然老夫略通拳脚。
————
【怎么会?】
【拾柒是这样的人吗?】
【拾柒最尊敬……】
话音未落,评论区无数条“是”刷屏了。
【好吧,起码今天不是。】
【今天以一则民间小故事开场:传说在明光宗朱常洛时期。】
【不熟悉他不要紧,红丸案总该知道吧?】
【朱常洛十分爱好某些需要两个人的运动。】
【这种运动一男一女也可以。】
【两个男的也可以。】
【两个女的也可以。】
【一个女的许多男的也可以。】
【一个男的许多女的也可以。】
【幸好朱常洛姓朱不姓刘,他偏爱最后一种。】
————
大汉 长安
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主位之上刘邦端坐着,而在其身旁,则有一美艳妇人紧紧依偎着他,这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吕雉!此时的吕雉身着华丽宫装,面若桃花,风姿绰约。
经过男人辛苦浇灌的土地长出来的蔬菜总是很茂盛,吕雉仿佛年轻了十岁一般,小脸白白嫩嫩,用手一掐都能捏出水来。
刘邦小心翼翼地用手撑着自己的腰部,动作十分轻微,仿佛生怕被别人发现似的。
不知道是又想起了什么,脸上透露出一丝痛苦之色,但又迅速恢复了平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过堂下三人看的清清楚楚,刘邦手指微微颤抖,身体略显僵硬。
“还看乃公!”
“信不信乃公弄死你们三个!”
三人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从他们眼眶中涌出,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
三人的哭声撕心裂肺,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绝望。
“皇后娘娘,你看他。”
“他欺负我们……呜呜呜。”
吕雉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只是更用力的抱着刘邦,将头埋入胯下。
“皇后,我错了。”
“我这不是被后辈说的话惹恼了嘛,我不是故意的。”
————
大明 北京
“老大,朕没记错的话大明之前好像只有赵惇的庙号是光宗吧?”
“……四”朱高炽不停吞咽口水,说的话含糊不清。
朱棣捏着胡须思索了起来,所以这后代也是刚开始励精图治一幅中兴之像然后又荒废朝政因此由盛转衰?
你奶奶的,李隆基附体了是吧,都要中兴大明了,就不能坚持下去吗?
————
【嘿咻,嘿咻,嘿咻。】
【哦豁,果然凡事不能过度,生病了,那开药吧。】
【当时的太医柳养吾受命负责给皇帝开药,但他不想开,因为他一把脉就知道皇帝马上就要死了。
开什么药都没用。
但后宫娘娘们强烈要求开药,柳养吾没办法只能开了份方子。
结果果然是神医啊,皇帝刚好吃了两副药就驾鹤西去。
而当时太医院内还有一姓王的太医,王太医虽然医术差但人家会钻营,而且他一直嫉妒柳养吾。
王太医的老大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忠贤,二人陷害柳养吾,说皇帝就是因为服了他的药才死的。
柳养吾被乱棍打死,他妻子投河自尽之前将三岁的女儿托义仆王德托带回浙江吴江娘家,由弟弟杨洁儒来扶养。
而杨洁儒的职业是一名郎中。
因畏当时权宦魏忠贤,杨洁儒将这女孩改姓杨名如是,每日行医以后,到得晚来,教她读诗、写字,和讲解历代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希望有一日她能替冤死的父母报仇。】
————
【而为什么说这是一则民间小故事呢?】
【因为除了朱常洛的名字是对的,其他哪哪都不对。
不过至少他们把朱常洛死前服药次数写对了。
朱常洛继位之后吃的第一副药属于泄火的。
第二副药则是大补。
两位药性本就相反,而且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续服用。
即便你没吃过中药,也应该听过一句话虚不受补。】
【你要说朱常洛的死因和文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谁信啊?】
————
大明 应天府
文官群体七倒八歪,有的打着绷带把手腕吊在脖子上,有的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站立。
最可怜的是吴伯宗,他是躺在担架上的。
武将群体受伤的则是少数,但人人手上、脸上几乎都有牙齿印,李文忠和徐达最惨,两只眼睛又肿又黑。
文臣武将本来皆是很默契的上了折子请假,一来大家身体都有伤,太痛了,来了大殿老朱又不给凳子坐,一站就站几个时辰,谁受得了?
二来若是又讲到大明怎么办?万一又讲一些皇家隐密怎么办?
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在家观看天幕,不用提心吊胆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