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之后,王莽喊住了李世民跟武则天。
“二凤,媚娘。”
“老大,什么事?”
“我打算建立祖龙小队第6分队,由你们两人担任队长,有没有信心做好?!”
“有!”
李世民与武则天对视一眼后,齐声喊道。
“那好,队员已经为你们选好了。”
“陈叔宝、杨坚、杨广、李渊、李治、李显、李旦、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昂。”
“去把他们召集起来,去泳池旁边等我。”
“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自从刘彻跟曹操从团战试炼空间回来后,刘备跟刘裕带领的祖龙小队第3分队,便训练的更加卖力了。
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将会是他们这支小队进入到团战试炼空间当中。
有道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有刘裕这个猛人训练出来的第3分队的众人,就连刘禅,都成为了一旦动起手来,就开始不要命的那种。
第3分队的战斗经验可能比第1、第2分队少一些,但是他们的战斗意识,那却是极强的。
关键是,他们可不是无脑的莽,而是注重配合,该阴的时候那是绝对不含糊。
汪汪队的风气,开始慢慢的在组建的这几支分队当中蔓延。
这一天,就在始皇他们三人围坐在一起闲聊的时候,两道光柱从天而降。
今天,老朱家的人可是都在魔方空间。
因为之前从别人口中得知有两个人一起来的情况,所以朱元璋的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坏了,不会是咱的大明,亡了吧?
想到这里,朱元璋快速的向着光柱的方向跑去。
光柱散去后,来的两人看清对方的面容后,皆是一愣。
“父皇?!”
“常洛?!”
已经跑到这里的朱元璋,听到俩人的对话,松了一口气。
“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
听到朱元璋的话,来人齐齐向朱元璋看去。
“父皇,这人怎么看着这么面熟啊?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是有些面熟啊。”
“父皇,你觉不觉得,他长得有些像,挂在南薰殿里面太祖的画像啊。”
“哎?父皇,你看那几个人,也像是挂在南薰殿里面的画像啊。”
……
十多分钟后。
“后世朱翊钧、朱常洛。”
“见过始皇、见过汉高祖。”
“起来吧。”
“谢始皇,谢汉高祖。”
“系统,开始吧。”
【明神宗朱翊钧,公元1563年-公元1620年,朱载坖的第三子,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公元1572年,10岁的朱翊钧登基称帝,高拱、张居正、高仪奉朱载坖遗诏辅政】
【朱翊钧即位后,便按照其父“依三辅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的遗训,根据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建议,每天太阳初升的时候,就到达文化殿,听儒臣讲读经书】
【朱翊钧即位时,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内阁的纷争】
【根据朱载坖的遗训,高拱是外廷的顾命大臣中排名最前的。但是在宫中,年幼的朱翊钧依靠的是太监冯保。但是,高拱与冯保的关系,非常恶劣】
【冯保知书达礼,又有文艺素养,所以很受朱载坖的喜爱。冯保利用皇权更迭之间的权力真空,通过遗诏驱逐了政敌孟冲,亲自任司礼监掌印太监】
【内阁首辅高拱对冯保欲除之而后快】
【在高拱与冯保的冲突中,张居正表面上是帮助高拱的。但实际上,张居正与冯保关系非常密切,早就预谋赶走高拱上位】
【最终,高拱在角逐中失利】
【公元1572年7月,高拱被免职,张居正依序升为内阁首辅】
【高拱被免职后不久,高仪也去世】
【因此曾经的三位内阁顾命大臣,只剩下了张居正一人】
【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之后,朱翊钧将内廷的事务托给冯保,将外廷的事交给了张居正,对张居正不仅委以重任,而且尊礼有加】
【公元1572年7月,张居正刚刚上任没几天,朱翊钧就单独召见了他,与他共商大计。这件事,大大提高了张居正的威信】
【朱翊钧对张居正是全力的支持,与他合力进行改革,推行了万历新政】
【公元1573年,针对官僚作风和文牍主义而推行了‘考成法’, 提高朝廷机构办事效率】
【公元1578年12月,开始进行经济领域的改革,一是清丈全国田亩;二是推广“一条鞭法”】
【公元1581年,一条鞭法在大明各地施行,这标志着整个张居正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
【朱翊钧在位的前10年,在朱翊钧的支持下,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
【公元1582年6月,一代名臣张居正病逝,朱翊钧开始亲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