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剧组,片场休息时间。
气氛有些凝滞,远不像往日那般轻松。
一群演员和工作人员围在一起,中间是刚从湾岛家人那里通完电话的林青霞。
一份《星岛日报》被传阅着,头版头条的标题像一根刺,扎在每个人心上。
“青霞姐,报纸上说的是真的吗?”
一个年轻的女演员声音带着焦虑,“湾岛那边真的把《赌神》下映了?还要对我们邵氏所有的戏都下禁令?”
她的问题道出了所有人的担忧。
虽然港片如今卖埠南洋、日本,甚至远至欧美。
但湾岛市场始终是港岛电影最大、最稳定的一块。
因为这里拥有着两千万同文同种,文化最相通的人口。
近两千万人口的市场,意味着巨大的票房收入和影响力。
一旦被这个市场彻底拒之门外,对任何一家电影公司都是沉重打击,更直接关系到他们这些靠拍戏吃饭的人的生计。
此前封杀梁家晖一人已是轩然大波,如今针对整个邵氏,简直是行业地震。
林青霞秀眉微蹙,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不确定:“我家人今早确实打电话来说,看到《赌神》突然被影院撤下来了,说是要‘重审’。”
“但至于是不是所有邵氏的戏以后都不能上……他们也没看到明确的新闻,湾岛那边的媒体还没大规模报道。”
她的解释并未能让众人安心,反而让不安的情绪更加弥漫开来。
看到现场气氛越发压抑,作为导演和绝对主心骨的程龙大步走了过来,他拍了拍手,声音洪亮地替林青霞解围:“喂喂喂,你们一个个围在这里做什么?开工时间聊这些?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他环视一圈,目光笃定:“这种事情,邵先生会解决的!我们在这里瞎猜有什么用?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拍好《警察故事》才是正经!”
“大哥,”成家班的一个武师忍不住开口,“我们这部戏……以后还能在湾岛上吗?”
程龙咧嘴一笑,显得信心十足:“《警察故事》要上映也是明年的事了!这么长时间,以邵先生的本事,什么搞不定?”
“再说了,就算少了湾岛市场,又怎样?《赌神》这次在东京、汉城、星加坡、曼谷,哪里的票房不是爆满?我们邵氏现在走的是国际路线!眼光放长远点!”
他这番话暂时稳定了军心。
众人想想也是,邵维鼎创造过太多奇迹,或许这次也能化解危机。
只是,一想到可能失去的巨大票仓,每个人心里仍不免蒙上一层阴影。
那损失的,可是实打实的几千万港币啊!
邵氏影业董事长办公室。
邵毅府放下电话,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
他刚刚托在湾岛的老关系打听了一圈,得到的反馈不容乐观。他立刻再次拨通了邵维鼎的专线。
“阿鼎,消息确认了。《赌神》的上映许可被突然取消,理由是‘内容需重审’。我的人打听过了,这道命令……是从‘介寿馆’直接发出来的。”
“介寿馆”三个字,重若千钧,意味着这是最高层面的决策,绝非寻常的文化审查。
邵毅府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看来,我们转播春晚,力推那两首歌,是真的戳到他们的肺管子了。”
电话那头,邵维鼎的声音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冰冷的了然:“老豆,这件事我知道了。”
他顿了顿,指令清晰而果断:“湾岛那边,暂时不必浪费精力去疏通。”
“立刻加强《赌神》在海外所有市场的宣发力度,东南亚、日本、韩国,甚至是欧美有华人院线的地区,投入加倍预算。”
“我要让《赌神》的海外票房,足以弥补甚至超越湾岛的损失。这部戏,将成为邵氏彻底转向全球发行的奠基之作,从此不再依赖单一市场。”
对于湾岛的突发状况,邵维鼎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收到了风声。
他在湾岛的产业布局远不止文娱,塑料、玩具、半导体等领域均有投资,消息网络四通八达。
所谓“封杀”的导火索,他心知肚明,正是春晚触及了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但点燃这根导火索的人……
“李家城这个老小子,看来在赤柱的教训还是没吃够,是真不安分啊!”邵维鼎的声音里透出一丝冰冷的杀意。
“李家城?”电话那头的邵毅府一惊,“你是说,这次是他在背后搞鬼?”
“光他一个人,还没那么大的能量让介寿馆直接下令。”邵维鼎分析得冷静而透彻,“但你看最近的报纸,那些含沙射影攻击我们‘亲近内地’有政治风险的文章;再看我们几个重要工程项目的审批突然在港府那里受阻,变得困难重重……这背后,哪一样不需要官方的默许甚至配合?”
“我们那位港督希利先生,可不是什么甘于寂寞的角色。在伦敦时我就听说,他是因为党内斗争失利,才被‘放逐’到港岛,指望着在这里搞出点‘政绩’,好杀回 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宫,英国议会所在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