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算另一种功成名就吧!无名英雄也算数!
所以如果能‘卸甲归田’的话,陈江河也不介意过一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天下事,自有天下人去做,凭一人之力,即便是开挂,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玄不救非,氪不改命。
这也是陈江河当初要求以工代赈的初衷。
还有救急不救穷、授之以渔,全是前人总结的经验教训。
“那好吧,我听你的。”
娄晓娥见陈江河坚持让她休假,最终还是同意了。
毕竟她生孩子也就这一两天的事儿,不算给男人脸上抹黑。
“对了,最近厂里通知要选工人借调呢!说是被选上的人会涨工资。
我这一请假应该是赶不上这个好机会了,你现在的工作挺好的,再回轧钢厂也不合适。
唉……可惜了,说是有可能是造小汽车呢。”
汽车制造在几十年后都是高端产业,要不是陈江河已经提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估计也会跟娄晓娥一样激动。
“确实是汽车制造,不过第一批人只是去造常规车辆,速度最高也就七十迈。”陈江河给解释了一句。
“哥,你知道这个事情呀?”娄晓娥一激动又叫上哥了,反正周围也没啥人,倒是不用担心。
“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参与汽车设计,放心吧!
以后还会有别的好机会的,将来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滴答滴~”
“真要能那样,可太好了!”
华国现在总共有小汽车三万辆左右,可人口是六个亿之巨。
平摊下来两三万人里,才有一个人能坐上小汽车,真正的万里挑一。
看这个概率就不难想到,普通人是没机会拥有自家小汽车的。
而且现在一个家庭,有辆自行车已经算是条件不错了,能凑集四大件的就算得上条件顶好的人家。
“不对呀,哥你啥时候学会汽车设计了?”
娄晓娥印象里,陈江河好像初中没毕业就不读了,这个文化水平的人真能设计汽车那样的东西?
之前的刮胡刀虽然也是陈江河发明出来的,但复杂程度跟汽车毕竟是没法比。
“这东西,其实也不难,拆解一下现成的进口小汽车,他们的技术其实还是有很多不足的。
比如油耗太高、没有空调、减震降噪效果不好等等,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各种缺陷。
当然,最关键的就是发动机和底盘,这些都是汽车能不能上路的核心,里边儿东西可多了。”
说话间,陈江河已经带着娄晓娥来到办公室门外。
都到门口了,娄晓娥直接就进去把产假提交了。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劈柴、看花……
这只是理想生活,现实是,从明天开始,娄晓娥要进医院待产。
她发现,自己对陈江河的认识从原基础上又多了一点,比如关于汽车的知识,就连她父亲可能都不知道这么多。
幸亏她是第一个为陈江河生孩子的女人,不然这么好的男人还还不得被别人抢跑了。
“咿?陈江河,你今天有时间来厂里啊?!”
杨厂长从自己办公室出来,正好看到扶着娄晓娥从人事部办公室出来的陈江河。
他可还惦记着陈江河啥时候能继续搞个发明创新,让自己好在毕主任那边再刷刷脸。
这样一来,以后工作上很多事就好办多了。
虽然前边的剃须刀厂已经正式运行了,但好事儿没人嫌多呀!多多益善!
“厂长,我带媳妇来办产假。”
多日不见,陈江河再见到杨厂长也没别人那么卑躬屈膝的劲儿,他本来也不是能为权贵折腰的人。
如果真有必须弯腰的时候,那肯定是足够大的诱惑力,能捞到足够多的好处。
“你这马上就要当爸爸了,是不是也考虑一下再发明点啥东西,给孩子赚点奶粉钱。”
杨厂长开玩笑的说着。
其实现在奶粉那是奢侈品,能吃上奶粉的孩子还是少,基本就是吃母乳。
要是大人母乳不够,就给孩子添米糊糊填饱肚子,但米糊营养肯定是不够的。
这就造成很多孩子到两三岁才会走路、会说话,前期营养不足,孩子就发育的晚,没办法。
“那肯定的,杨厂长,我恨不得一天发明一大堆东西,全给我儿子换成奶粉。”
陈江河说着片汤话,实际上最近确实有点小想法,但不适用于轧钢厂……
这就很尴尬,好在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不用往轧钢厂跑,因为娄晓娥产假可是有三个月之久。
“那好啊,咱们工厂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需要啥工种尽管提,人手不够的我给你调配。”
杨厂长一听别人有想法了,那离出成品不就又近了一步。
到时候再搞个新工厂出来,他这升职加薪的路又稳了。
待陈江河两口子走后,杨厂长又回到财务室。
“把娄晓娥的工资给算成全勤,人家大着肚子来上班不容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