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杨震的家私不少。但也未必能拿得出几百两银子的现金。
------
杨士奇立即向何夕来汇报,这哭笑不得的局面。说道:“总共放出银票,十五万七千余两,同样拨出同等价值的货物。回收银两一万余两。”
何夕听了,不由一愣,说道:“等等。怎么还回收银子了?”
何夕其实知道,刚刚开始的时候,这银票,与何夕让他们欠账,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无非都是亏空而已,如此一来,何夕觉得辽东还要在这样的严密管制很长一段时间才行。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怎么会回收银子了?
何夕为了建立银票的市场信心,已经下令各地,只要是银票全部收去。这银子是哪里来的?
杨士奇说道:“营口而今一片混乱,仓库修建的并不是太多的。特别是码头地区。而这些商人担心银票变成废纸,于是立即将银票兑换其他各种票,并马上兑换成实物,但是并没有地方放,只能水涨船高,仓库的价格也上去了。于是,就是而今的样子了。所有仓库都租出去了。一万多两的。”
何夕说道:“他们怎么不用银票?”
杨士奇说道:“我不知道,我大概觉得,因为他们觉得银票不靠谱,所以,他们将银票全部兑换了。后来才想起仓库的事情,所以,只能用银子了。”
何夕听了哈哈大笑。
这一件事情的确是有趣之极。
不过,虽然说,而今何夕发行的银票,几乎是转了一圈又回来了。看似何夕赔惨了。又是折价,又送货物的。不过,何夕相信,将来总有赚钱的一天。毕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货物数量,也一定要相应的发展。否则就是宋朝一朝都没有搞定的钱荒。
货币稀少,对商业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本来,何夕以为要赔一段时间。不过,而今就有进项了。这还是何夕能觉得的进项。何夕相信,还有很多他不知道地方。
何夕笑完,说道:“我已经下令,将我家中存银,全部兑换成银票了。你派人去搬一趟吧。”
杨士奇大吃一惊,说道:“大人,你这又是何必的?这银票------”
何夕说道:“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人还不能信吗?再说了。到了我这个地步,银子是什么?阿堵物而已。你尽管去办便是。取了银子,直接装船。我要去蓝玉。”
喜欢大明公务员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公务员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