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傅友德推进缓慢的是军队伤亡。
傅友德核心部众只有十几万明军,看上人不少。但是镇压高丽南部,镇压九州岛,最后其实没有几万人马。但是日本人口过千万。壮丁不少。日本的传统更有武士文化。所以统治阶级尚武,能战不能战是一回事,敢战不敢战是另外一回事。
决战傅友德并不怕。但是大量治安战,伤亡太大了。
说一句不客气话,一千装备齐全的明军,对万余日本军队,要战而胜之,并不难。一百个明军对一千日军,就由些困难了。但是一个明军即便装备齐全,一个打十个的可能也是不大的。
兵分的越散,明军的战斗力越弱。越是大战,战斗规模越大,明军的战斗力就越能发挥出来。
再加上,日本军队熟悉地形是本地人,又有本地人的支持,这种优势就更大。
其实这也是当初,侵华日军与中国军队战斗力对比。
当初正面战场上,越是大会站,就越能发挥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反而敌后战场上,战斗规模小了。日本人与中国军队战损比才能下来。
只是日本人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并没有什么游击战的理论指导。
他们这种抵抗不过是自发的而已。并不是很难对对付
当然了,傅友德多次请兵之后,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日本战场,并不是大明的战略重心所在。不可能派出更多军队了。傅友德才有这样的想法。
大量征召高丽人,还有征召九州日本人。让他们去治安战。明军作为决战力量监督前线的军队。让他们不敢反水就行。
反正高丽人与日本人死得越多越好。
毕竟,两国传承千年,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一时间是难以征服的,即便征服了也很有可能反复,就好像安南一样。而当战事继续,让高丽与日本人死上一两代人,可保将来两地几十年,不会反叛。
至于几十年后,就不是傅友德所考虑的事情了。
朱元璋自然知道傅友德用意,他其实也不是太在乎日本战场的。不过他在乎日本的一样东西,那就是日本的金银。于是朱元璋问道:“日本的金银开采怎么样了?”
何夕说道;“佐渡岛开采已经进入正规了。九州也有一些金银矿,不过日本本州岛上的金银矿还需要一些事情,不过外东北地区也发现一些金银矿。臣已经令下面运到京师了。”
喜欢大明公务员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公务员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