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夕说道:“陛下,张友直来找我,陛下应该知道吧。”
朱雄英沉默,都在京师之中,何夕的举动,朱雄英岂能不注意。他专门提出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想让何夕让步。
对何夕来说,张友直与解纶都是可以接受的人物。
但是对于朱雄英来说,并不是。
解纶背后的解家是朱雄英的人。朱雄英想通过他们来掌控议会。而何夕根本没有想过掌控议会。
毕竟何夕掌控了几乎完整的行政权,与绝大部分兵权。议会刚刚组建,根本没有什么权力可言,将来或许会成为要害部门。但是现在对何夕来说是鸡肋。
如果不是,张友直的反应。何夕不会想插手这一件事情。
但是对朱雄英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朱雄英很清楚,何夕最大的根基在什么地方?具体来说,三处,一是学术界,北京辽东大部分读书人都是何夕的徒子徒孙。如此一来,北京大部分官员都是何夕的门徒,让朱雄英几乎找不到能与何夕对立的人物。第二,是军中辽东军是何夕的根基所在,而今的北军,其实就是以辽东军为内核合并其他军队构建的新军,第三,也就是最后,才是国有工厂了。
这里提供了大量物资与财政支持。才有了北京用一地对抗天下,不落下风的奇迹。
张友直这个人本身与朱雄英就有矛盾。这个矛盾在于邓镇。邓镇而今投奔朱雄英,在朱雄英身边行走。朱雄英用邓镇来表明自己对老勋贵们的宽大为怀。
而且邓镇是决计不可能投向何夕的。
而张友直本身是邓镇的家奴。邓镇是万万不可能与张友直和睦相处的。
朱雄英在邓镇与张友直之间,根本不用做任何选择。只要脑子没有坏,就会选邓镇。而且,张友直只要是一个明白人,就不会想与邓镇有一丝和解的可能。
虽然说,张友直当时其实没有任何选择的。但是很多达官贵人不讲这个。张友直这个背叛邓家的人存在一日,就是打邓家的脸。
是对邓家的冒犯。
张友直如此机密的保住何夕的大腿,未必不是意思到这一点了。
张友直根本不可能投向皇帝的。
而皇帝也不想让议会也让何夕掌控住。
只是朱雄英很明白,形势逼人。他现在还不想,也不能与何夕撕破脸。只是说道;“就按照姑父的意思去办吧。”
何夕也不想过分,说道:“那就设正副议长。还是按之前的规定,钱多者得。”
喜欢大明公务员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公务员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