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各国,
面对如今齐国的局势,
或多或少都出现了担忧的状况。
不为别的,
就是担心楚国做大,威胁到自己。
毕竟,
韩子安从始至终,就没有隐藏过自己的野心,目标就是一统天下。
关键是,
不光有野心,
还有实力!
这十多年的表现,已经向全天下人证明,他还真有这个实力。
这让其他国家的人怎么想?
其实本质上,
除了君王和很少一部分忠君爱国的人之外,
各个国家绝大部分的世家豪族,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国家灭不灭亡,
在他们心中,
自身乃至家族的利益,
远在国家之上。
但问题是,
让别的国家灭亡也就算了,如果让楚国给吞并了,到时候他们可是得交税的。
这不等同于要了他们的命么。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帮人忧心忡忡的原因。
某些平日里祸国殃民的奸臣、贪官,也开始为国家的存亡担心,想着该怎么避免亡国的命运。
不过,
对于外界的反应,
此时的韩子安并不知道,或者说他也不在乎。
就像秦灭六国一样,
秦国强大起来的时候,六国同样也着急了。
但问题是,
有用吗?
没用!
根本不可能联合在一起。
所谓的联盟,不过是一盘散沙。
只要稍微有点缝隙,就能让他们瓦解。
尤其是面对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使得六国根本没办法齐心协力共同抵御秦国。
当秦国愈发壮大,
开始吞并各国的时候,
到这时,
六国已经在没有能力抵御秦国的攻击了。
在韩子安看来,魏国这一次的六国联军就已经是阻拦在自己面前最大的山峰了,只要跃过去,一统天下将没有任何难度。
尤其是,
当自己占据整个九州东部的半壁江山,
就凭西边的那几个国家,
根本不可能拦得住自己的脚步。
或许,
到那个时候,
唯一的难点,
就是地利上。
无论是进攻关中、陇西还是巴蜀地区,都需要面临地理上的难题。
不过真到了那个时候,
韩子安有的是时间跟他们耗。
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又过去了两天。
这一天,
白天十分,
整个临淄城的上空可谓是晴空万里、万里无云。
跟上次与联军决战时的天气相比,可谓是两个极端。
不过,
这一天注定了,将永载史册。
下午十分,
临淄城的南门上,缓缓打开了一道缝隙,接着一道人影鬼鬼祟祟的走出城门,朝着楚军大营狂奔而去。
这一切画面,
都落在守军将士的眼中,
但这些人却没有任何反应,就这么目送着对方,跑向楚军大营。
很快,
他来到了韩子安所在的营帐外。
经过通报后,
被领了进去。
随后,
他跪在地上,将单仁的一封密信,呈交到韩子安的面前。
信中的内容很简单,
只有寥寥七个字。
‘今夜三更,南城门。’
......
看到密信上的内容后,
韩子安忽然露出释怀的笑容。
等了这么多年,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说真的,
这些年来,
韩子安其实一直都期盼着这一天。
只是,
尤其是在北伐开始时,
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杀入临淄城中。
一开始,
韩子安想的就是速战速决!
通过诱敌深入,毕其功于一役,直接将齐国的主力歼灭,接着挥军北上,直取临淄!
然而,
六国联军的出现,
打破了韩子安最初的计划。
这也使得韩子安转变计划的同时,报仇的事情只能后延。
只是,
也不知道是韩子安本身性格上的沉稳,还是受到了来自系统模板中,一些人物的影响,
面对报仇的欲望,
韩子安选择了克制。
没有着急的进攻,而是选择较为稳妥的方式,去跟联军对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对于战事,
韩子安太明白其中的重要性了。
尤其是这一次,
楚国倾国之力北伐,
不可能说,为了自己的复仇选择任性。
也正因为如此,
哪怕是前些天,击溃了六国主力后,韩子安也没有着急进攻。
其实,
这些天,
韩子安完全有能力,
甚至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打开城门。
但是,
他没有选择这么做。
因为有风险。
就像兵法中所说: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这句话的意思非常简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