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微微一顿道:“不过那李毅能一箭射杀我手下把总,可见勇武过人。此事还应从长计议。”
洪承畴却直接道:“既然陈参将这么有信心,首战自然要交给他。陈参将,还请你整顿兵马,早饭之后,就率军进攻。”
陈参将已经把话说出去,当下拍着胸脯道:“洪抚台放心,卑职亲自领兵,必定夺回延安城。”
军议结束,武官陆续离开。
洪承畴微微一叹。
从议事可见,武官地域划分严重,并且骄横妄为,互不统属,倒是难以指挥。
只希望接下来战事能够顺利。
城南,三千固原兵严阵以待,推出了大将军炮向城墙放炮。
只是这些炮弹准备太低,好些都直接飞进了城池内,造成百姓伤亡。
李毅只得让人疏散南城附近的百姓。
等到几轮炮击之后,固原兵开始上前。
首先是弓箭手和火铳手压制城头的反击。
然后步兵抬着巨大的攻城梯,随着战鼓声向城头跑来。
这种攻城梯不同于之前义兵攻城用的木梯,而是一种用粗壮硬木,并且包裹住牛皮的重型攻城梯,前段还装着铁钩,可以勾住城头,根本推不动。
固原兵冒着箭雨搭建好攻城梯,开始举着盾牌向城头攀爬。
义军同样缺少有效的守城器械。
只能投掷石头、粗木,用热水向下浇灌。
不时有固原兵惨叫着摔落城下。
也有义兵被火铳集中,捂着脸哀嚎着倒地。
就算有固原兵爬上了城墙,也有早就准备好的正兵一拥而上,将他们杀死。
陈仓望着手下迟迟攻不上城头,心中怒火熊熊,动用了自己的精锐家丁。
一队身披铁甲,身材魁梧的官兵爬上城头,立刻将投掷石块的辅兵杀死,接应同伴登上城头。
正兵见此,立刻反扑而来。
可是这群官兵并不是好对付的,正兵竟然占不到便宜。
好在李毅见到形势危急,拿着虎牙枪连杀两人,撞开对方军阵后,正兵一拥而上,才全歼了这支精锐的官兵。
血淋淋的攻防战一直持续了一个时辰,随着手下死伤越来越严重。
陈仓急得直跳脚,最终还是下令收兵。
他垂头丧气的向督战的洪承畴请罪。
洪承畴平静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陈参将不必灰心。猎物既然已经进入险境,就再无逃跑的机会,接下来再想别的办法就是。”
接下来几日,洪承畴督战,各军轮番攻城。
可是延安城在李毅的防守下,虽然几次形势危急,丢失了城头,但只有李毅率军反击,必定能够重新夺回城头。
这让艾万年和陈仓对李毅恨之入骨。
可是同样的,李毅也不好过。
几次作战,他手下的义兵死伤惨重,已经没有足够的正兵围杀冲上来的官兵。
而辅兵训练度太低,武器也简陋,根本不是官兵的对手。
所以李毅只能疲于奔命,一人兼顾各处战场,哪里形势危急,就赶去哪里救活。
要是再这样下去,离丢掉城头怕是不远了。
一场大战之后,李毅让人将伤员抬下城墙,自己也十分疲惫的靠在墙壁上休息。
到了晚上,他也并没有下城墙,而是与守城义兵一同在门楼休息。
就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传来了钟声。
李毅猛然惊醒,拿着虎牙枪就走出门楼。
只见城外埋伏的官兵纷纷竖起火把,点燃火箭,开始向城墙进攻。
一架架攻城梯搭上了城头,固原兵和延绥兵纷纷冲了上来。
“官兵夜袭,夜袭了。”
有哨兵敲响警钟,大吼示警。
李毅手持虎牙枪上,冲到一处攻城梯前,一枪将一个官兵的胸膛刺穿,然后挑飞下去,砸落数名官兵。
官兵夜袭,实在出人意料。
再加上义兵死伤惨重,太过疲惫,爬上城头的官兵越来越多。
李毅怒吼道:“用火药包,将火药包丢出去。”
自从上次砸烂城门,李毅就专门多做了十几个火药包,并且里面塞了些瓦砾铁钉。
这些火药包都是关键时刻才能动用。
现在形势危急,李毅没有办法,只能下令使用火药包。
有义兵找出火药包,点燃之后向着攻城梯下扔去。
很快,十几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
聚集在攻城梯下的官兵被爆炸殃及,特别是铁钉瓦砾飞溅,给官兵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趁着打断了官兵登上城墙。
李毅率军反扑,很快将城墙上的官兵尽数消灭。
有些后路被断得官兵,只能跳城逃跑,摔断腿的不知多少。
等到战事结束,义兵们都累得瘫坐在城头上。
李毅望着这个场面,知道自己必须要想想办法,不然下一次,城头可能就会被官府夺取。
诡异的是,第二天,官兵并没有趁热打铁,继续进攻,反而罕见的停歇了一天。
根据李毅对洪承畴的了解,他可不会在乎官兵的死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