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谈在外面计划的帐篷居住区,即便是六座避难所内,恐怕也能容纳上万人的程度了,这还是保守估计,倘若把宿舍区规划的严谨一些,三人间五人间这种,估计五万甚至十万人,都不在话下。
..........................................
“看样子,要拆迁啊。”
“周围这些碍事的房子,全部都要拆掉。”
“好消息是,体育场附近没有高层大厦这种,最高的就是住宅楼,四十层左右的有一些,剩下的多数为二十层左右的,还有许多六层的老楼,这些拆起来并不难。”
“但现在的情况是,需要让幸存者们暂时搬家。”
姜哲说道一半。
突然犹豫着。
重新问道。
“呃......要搬吗?”
“当然,我又不是杀人狂魔,我杀人如麻,但也不至于乱杀人,主要如果直接拆迁,把这些人压死在里面,我也感觉挺恶心的......”
沈良一脸哭笑不得。
姜哲心中暗松了口气。
他下意识觉得沈良可能会为了图省事,将那些还活着的人直接就地掩埋了,那样确实很快,很省事的,但多少有些灭绝人性。
倒不是沈良突然变好了。
主要他确实有谋划。
现在是用人之际。
只要有力气的人,他都打算招收过来。
原本的条件是管吃管住。
但现在既然计划了十万人的居住区避难所。
那么提前招收的这些工人,也可以当成是未来的第一批住户,显然不管用多少工人,都不可能招收的到十万人这么多,估计上万人就是一个大关了,所以说起来这些人还能成为避难所建成后的第一批原始住户。
“接下来招收工人的时候,可以将未来入住避难所的优先权给与他们,但也要通过简单的测试,我的计划是,建筑过程中虽然不发放金钱,但也要搞一些测评与评分制度,同时发放代替金钱的积分......每工人都录入身份信息照片等等,一方面上传到我们的系统中,一方面制作成有芯片的身份铭牌......”
“姜教授,这是我的初步想法。”
“您可以做一些补充修改。”
“之后这些东西,就让王三金来带人做就行了,他那边这两天也招收了不少网络电子方面的优秀同行,差不多有几十个人,做这点工作简直轻松的不要。”
沈良突然补充的这个设想。
再次让姜哲教授看到了沈良的思想。
他很佩服的点了点头。
越发觉得。
沈良是最适合生存在这个末世的,并且像是生来的末世帝王,这座避难所一旦建成,便是末世中的王宫一般,沈良为王,十万臣民入住之后更加符合了这些看似中二的设定。
“人多了吃饭的人也多了。”
“看样子,接下来我还需要多多搜刮物资啊。”
末世至此。
几乎九成以上的物资都被人搜刮了。
没搜刮的地方微乎其微。
但并不是没有。
虽然目前沈良库存的这些物资也相当充沛,哪怕雇佣万人干活吃饭,一年也吃不空,但沈良不可能让他们真的吃的自己库存告急了,提前储备是必须要做的。
一旦避难所堡垒建成后。
这里面就会形成一个生活体系。
商业,农业,工业,养殖,都会陆续在堡垒群内衍生出来,这些人既能获得吃喝拉撒的安全居住区,也能帮沈良做这些工作来产生远远不断的食物与新生的工业品。
沈良考虑过这些。
储备再多的东西。
也会有用完的一天。
建造避难所,自成一体系。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才是最可靠,最长远的设想,为此沈良心甘情愿接受眼下的辛苦与消耗,并且很渴望越来越多的人来吃他的东西,这代表着工人的数量在上涨,代表着工期在缩短,很快便会将这座超级避难所群建成。
“姜教授,接下来你来规划吧。”
“街区图您有,您来定下来围墙的位置,这两天陆续直接开工。”
简单看了看街区图。
尺寸再次被延长了些。
最终定在了距离体育场五公里直线距离,环绕体育场一整圈,来建造围墙,围墙的尺寸也定下了,底座建造二十米厚度,向上延长到最顶部只有八米宽度,暂定的是八十米高度,但沈良的设想是建造到百米高度。
“高度问题待定。”
“以目前的建造顺序,我们可以按照钢板的高度来一层层建造,比如目前钢铁厂那边生产的钢板都是三米长,那我们就先建造一整圈三米高度二十米宽度的围墙,这一圈需要很大的工期,同时也能暂时圈起来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围墙建造太复杂了。
这么高的围墙,地基起码需要挖下去十几米。
仅仅十几米的地基并不是全部,地基下面还要打桩,这些桩子打下去与地基墙壁链接,才能让这堵墙变得足够安全牢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