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洛阳,秋收时节。
民以食为天,江山社稷中,粮食一直是重中之重。
任何一个王朝,到了这个月份,都是最忙碌的关头。
今日,圣武皇帝跟前几天一样,在御书房待了很久。
雕花檀木窗外,昨日秋雨淋漓,下了足足一夜,草木潮湿。
河洛之地,总体来说,这次大丰收算是对北疆军事集团最大的肯定。
如此成就,说明了北疆文武不但能打仗,同样能治国。
圣武二年,应该是大楚民间最好过的一个年份了。
因为从九月起,河洛各郡的官报上,各村农户纳媳妇娶婆娘的户数,增加了很多。
封建时代,正儿八经娶一个媳妇是不容易的。
大楚生产方式单一,耕种是主要的食物来源,楚女柔弱,在此道中天生不足。
更别说一些田间矛盾,如挖河争水,邻村打架,那都得男子上场,女孩不顶事。
若是天下大乱,就更别说了,男子掌握兵器暴力,女子地位会空前低下。
种种情况,导致大楚民间一直重男轻女,
所以女子被认为是附带品,封建时期,到处都是婴儿塔、婴儿坟,那基本是女子居多。
即使有愿意养的农家,女子出嫁,那都是要拿回大量财物的。
在过去,大楚洛阳一带,要粮十六石或者是钱十贯以上,
还要给一些器皿物件,总之一般穷户,连活下都难,正式娶妻基本不可能。
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楚国,不生就是最大的不孝。
甚至会出现,母亲要上吊自杀,逼迫孩子去传宗接代。
大楚百年,官僚臃肿,民间贫弱。
穷苦人家多如牛毛,活着都是问题,哪有能力来娶清白媳妇呢?
于是乎,近几十年,大楚涌现了很多民间办法。
如一家四兄弟,给一个去大户人家当差,他的银钱补给哥哥娶亲,
更有甚者,直接阉了入宫,这样也能传家接代。
就像高一平、程有道这些人,都是这类情况的受害者,
洛阳里,皇宫太监的主要来源,至今还是此道。
还有一种办法,如果穷苦人家有女子,那就约定换女,一般这种女孩官府要求换家养。
因为女子变成童养媳后,是对方的家人了,
人性恶毒,这个时候待在原生家庭,反而不如去夫家好。
切莫以为夫家会苛责她,女子金贵,家族换不起下一个,所以会小心呵护,直到生育之后。
封建官僚也并非都是吃干饭的,大恶即善,
他们拥有大量数据,才制定了这种换家的养育之法。
看似离开亲生父母,实际上却是在保护她们。
别以为这就算悲惨了,此两种情况,都还算是不错的。
这至少是个良家,即是所谓的良家子,昔日周云在李家堡就算是良家子。
如果是流氓户,那大部分连这个条件都没有。
于是大楚更底层,走婚习俗应运而生,用以解决民间子嗣问题。
按理说,这事违背法纪,可别人传宗香火的大事,当年官员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总之,在封建王朝,人口繁衍,是一件关乎社稷的事。
因为这个时期,主要还停留在人多力量大的模式上。
洛阳地区,因为秋粮丰收,加上摊丁入亩,精准收税。
这使得民间富足,纳妾娶亲之事,自然大幅增长。
御书房里,太监宫女小心伺候着。
民间婚事,算是圣武皇帝,今天唯一看到的好消息了。
相比于大楚民间的欣欣向荣,大楚官僚集团的乱象却是频频发生。
遗族余孽在帝都制造了几起大案,虽然都被赵王侦破,并赶尽杀绝。
但这些事情,极大影响了洛阳的治安,最近夜市都萧条了不少。
洛阳的夜市,已经占到了河洛税收的一成,那可是重要的赋税来源。
河洛地区以外,烦心事更多。
各地送往洛阳的税银,不少都遭到了山贼的袭扰。
看着这些,项济忍不住想笑。
他可是马上皇帝,一路征战上来的,山贼什么样,他还能不知道。
山贼?山贼还敢劫官银?
大楚天下,因为改革之事,似乎又变得浮动了。
除了中原地区跟两淮地区外,楚国很多地方的税银,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其中蜀地六万贯,途经陈仓时,栈道坍塌,六万贯税银掉入悬崖。
蜀王给的交代是再收一次,但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项二愣子是憨厚,但不是憨傻,刘旭渊这是明显不想交了。
龙台上,圣武皇帝项济忍不住捏了捏额头。
蜀王这件事,问题还是出在周老弟身上,
他似乎恨不得将蜀王一系杀之而后快,一点投降的机会都不给。
项济也不明白,蜀王府到底哪里得罪他了,至于说成莹公主,那都是借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