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赵景仁一如既往的规规矩矩的用膳,父王和母妃都是极为看重规矩的人,他也早就习惯了。
“你皇爷爷已经派人通传过了,让你用完膳后过去。”赵屹宸说道。
“是,父王。”
“崔家的那个孩子怎么样?”他又问道。
“可。”赵景仁几乎从来不用带情绪的词来形容别人,就算是不喜欢的人,他也只会说不合适。
一顿没营养的你问我答之后,他已经由着宫女换了着装,每次去看皇爷爷以前,母妃都会让他穿一些‘更得体’的衣服。
太子妃仲瑶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要惹你皇爷爷生气,早些回来休息,你还有功课要完成。”
她没办法对孩子说出太关心的话,因为他们不是寻常人家的母子,就算是从前在家中,她也是如此。如今她嫁给了太子,又生下了长孙,与太子相敬如宾,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走吧,我送送你。”赵屹宸牵着他的手出去了。
仲瑶正要出声阻拦,但还是没有说话,默默地收回了自己的手。太子已经因为古板冷落过她太多次了,今日他的心情看着比往常要好很多,再加上多日来就寝了,仲瑶在再三取舍下做出了决定。
赵景仁被父王牵着的时候心里很高兴,在没有听到身后的母妃张嘴后心里就更高兴了。这是第三次了,父王第三次牵着自己的手,他要是能每天牵牵自己就好了。
平时母妃对他亲近父王时的说教很是严重,几乎是要爆发的程度,原本他是不能理解母妃的这种情绪,但是嬷嬷总是告诉她母妃的不易,他也只能听话。
父王虽然当着母妃的面没有说什么,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去母妃那里,而是去侧妃那里。
时间久了,他也知道父王其实不喜欢母亲这样极为守规矩的人,虽然父王在外行事处处小心翼翼,克己复礼,但并不希望在‘一家人’面前也是这样。
可母亲,是根本就不可能改变的,承受痛苦的人只有他。
赵屹宸停住了脚步,“去吧,你皇爷爷很喜欢你,你不要想着你母妃的话,把他当成是自己的亲祖父就行了。”
“嗯!”赵景仁规矩的跟在大太监身后进了太极宫。
赵呈砚的奏折已经看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他懒得继续看,都是些问安的折子,等有空再回。
“景仁来了?”他示意小人儿往前走。
行完礼后的赵景仁轻车熟路的上了台阶,连续上了几个阶后才到他身边。
“坐吧。”他让赵景仁坐在自己身旁,又给他塞了本游记。
小人儿捧着游记看得津津有味,眼睛里的神采越来越足。
“皇爷爷,这是谁写的游记,写得真有意思,想必他也一定是个有意思的人。”这游记很厚,他回去之后一定要细细看完。
外面的世界可真有意思,也不知道他长大后能不能出去游历一番。
身为太子之子,未来的责任也十分重,要是不能做到体察民情,那就永远都不知道老百姓究竟是过得什么日子,就连身边的耳目也是欺骗他。皇爷爷说,要永远做到心中有数,就是身居高位,也要对天下了如指掌,永远都要栽培一些只属于自己的人。
但他又有什么人能栽培呢?仅仅只是皇爷爷给自己的那些暗卫肯定是不够的。
赵呈砚早就猜到他一定会喜欢,“是岭南的一个小官写的游记,他的诗写得也很有意境,我已经让人去找他了,等他到了,我让他给咱们再好好讲讲?”
此人在岭南有一定名气,人也是十分风流,想必丑陋不到哪去。
“谢谢皇爷爷。”赵景仁笑的有些腼腆。
他极少笑,乍看到他笑容的赵呈砚都觉得有些稀奇,当初听了贵妃的话,选了这么个太子妃。家世好,品貌好,但就是性子不好,太古板了,连带着太子都不想去她那里。
自己要是不时常让大孙子过来歇息,恐怕他也得成小古板。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一个不讲人情的帝王,有谁能信任?
“崔昱珩那外甥怎么样?”赵呈砚问得漫不经心。
赵景仁思索了一会,“算不上讨厌。”
这对他来说已经算是还不错的评价了。
“那就好,我会再为你物色一个伴读。”从前的那些都是太子妃仲瑶安排的仲家的孩子,他不是很喜欢。
这几个孩子心思不纯,太子妃就跟没长脑子一样,竟然连这都看不出。
幸好太子不算是愚笨,眼睛也没瞎......
—三年后
“你这是去泥里滚了?”九岁的赵景仁气势初显,就算是乔装换上了普通材质的衣服也难掩贵气。
陈许延苦笑一声,“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三岁的表弟最爱的就是跟着我,无论我做什么他都要跟着,还非得参与。”
“今天我原本是在蹲马步,他以为我在跟他玩,到最后没办法了,只能陪着他玩了会。”
不仅睡觉吃饭都要跟他在一起,早上他刚起身就被这小孩委屈巴巴的抱着不肯撒手,还非得一直留在他们家里,要不是大舅舅将他拎走了,现下他都没法脱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