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千禧的产品风格定位是国风棉麻的轻奢系列,随着门店数量的扩张,京郊工业园供应数十家门店的销售很是紧张,以至于好多店经常断货。
马可波和蔡婷还有丁琳玉都建议筹建新厂来分担总厂的产量压力,现在的九州千禧今非昔比,资金充足,人员也充足,到底要不要筹建新厂,只需要苏椒椒一句话。
苏椒椒考虑问题一直很理性,她觉得没必要再建新厂,再过几年,线上销售就会雨后春笋,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也会应运而生,实体门店的数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
至于产能问题,靠代加工就能完全解决,没必要再扩大规模。
主要是她不想让自己那么累,名利对她来说,已经是浮云,上过电视上过杂志又如何,优秀女企业家又如何,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她都不想太冒进。
她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外表坚强,内心柔软,总得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们,做企业也是需要过日子的。
“我们之前就一直用代加工的方式来做订单,而且已经轻车熟路,现在我们虽然有了自己的公司,依然可以用代加工的方式来满足需求。”会上,苏椒椒对他们说了自己的看法,“我看过各个门店的销售情况,需要补货的就是那么几款新品,经典款的销售额常年稳定,车间的产能也很稳定,十四条生产线完全能够满足日常需求,而且现在京都服装公司是咱们的代加工厂,咱们两家合作一直不错,相信以后也可以一直合作下去。”
她觉得缺货不是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缺货也等于是饥饿营销,新品上市一抢而光是好事,供大于需等于压货。
缺货总比压货好。
“咱们和京都服装公司两家合起来,倒是能满足京郊周边现有的门店,只是按照原来的计划继续扩张的话,其他地区的门店销量无法保证。”丁琳玉拿出销售报告分给众人看,“所以我觉得承建新厂和跟其他服装公司合作并不矛盾。”
“自己的加工厂好是好,就是前期投入成本太大,而且承建过程缓慢,要想收回成本,至少得五年。”苏椒椒知道他们的想法,“远水解不了近渴,咱们先找代加工,解决了眼前的困难再说。”
反正开公司不是这事就是那事,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的,都会发生,总得一件一件解决。
前一阵子,市区棉纺厂那边搬迁,季红那两条生产线的人,都愿意跟过来,缝纫车间由原来的十二条生产线变成了十四条生产线。
季红家在市区,没办法跟过来,苏椒椒就把她安排在五道口的店铺里卖货。
不知道为什么,季红那么温和爽朗的人,去了不到半个月就跟林曼玲吵了两次架,而且是掐腰对骂的那种,还惊动了林曼丽。
林曼丽还特意打电话给苏椒椒,让苏椒椒开除季红,说季红这种女人跟泼妇一样,根本就不适合在店里卖货。
苏椒椒最烦别人干涉她工作的事,一口回绝,说这些事不用林曼丽管,林曼丽虽然生气,但也没说别的。
一边是儿媳妇,一边是亲妹妹,谁轻谁重,林曼丽还是分得清的,真的要惹恼了苏椒椒,林曼丽怕是连孙子孙女都见不到了。
听陆景宥说,林曼丽和林曼玲还吵了一架,林曼玲讽刺林曼丽管不住儿媳妇。
林曼丽让林曼玲安分守己,不要去招惹苏椒椒的人,还说以后有什么事不要闹到她面前,她不想管,也管不了。
“要是咱们跟齐美合作,我可以跟过去。”蔡婷主动请缨,还跟苏椒椒开玩笑,“刚好我也能借着出差的机会,回老家看看。”
“你回老家出差,倒是逍遥了,把他们父子扔在家里?”丁琳玉打趣道,“所以,你得问问马可波同意不同意才是。”
“不用问他,他肯定同意的。”蔡婷嗔了马可波一眼,“他有他爸妈照顾,哪里会在乎我去哪里?”
自从有了孩子,她公公婆婆都没心思开公司了,轮流过来给她看孩子。
她从来都不知道,原来父母可以为孩子做这么多,原来孩子不必一直付出也能得到父母的关爱。
“我怎么不在乎,你去我也去。”马可波一本正经道,“我是服装设计师,我去跟单更合适一些。”
“好了,你们不要争了,要是真的去,你们一起去。”苏椒椒想了想,又道,“现在刚开春,齐美那边应该不太忙,我今晚给康总打个电话,看她那边有没有空做咱们的单子,如果可以的话,你们就去,最多半个月也就回来了。”
“没问题。”两人很是爽快地答应。
苏椒椒立刻联系了康总,康总一听是苏椒椒,眼前一亮:“苏总的订单我们求之不得,谁不知道九州千禧大名鼎鼎,苏总不但上了杂志,而且还上了电视台,我们没空也得挤出空来。”
“那就谢谢康总了。”苏椒椒笑道,“明后天我听蔡婷带着样衣过去跟您详谈,有什么事咱们再联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