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昭还在思索如何回答之际,赵匡胤站起身来,抬头望天吩咐道:“安排一下,明日去安陵祭祀你皇祖父与皇祖母。”
父亲、母亲,别管儿子狠心,天家自古无亲情。
北宋的赵光义死期将近,后周时期的赵光义……
正在被圈踢,柴荣与赵匡胤混合双打。
按理来说,柴荣知道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篡位,不出意外,赵匡胤现在已经躺在某处乱葬岗。
“臣有罪,但请陛下允许臣死在战场上!”
“燕云十六州,华夏之痛!”
柴荣很有自信,只要自己在,赵匡胤就不敢反,也反不了!
他很能打,朕需要他冲锋陷阵,但他没有朕能打!
若是朕活着他都能造反成功,那朕就算他是天命所归,愿赌服输!
……
【#今日提问#】
【为什么说殉国而死,罪减一等?
比如南京保卫战中,如果唐生智没有逃跑,而是死在南京,其历史评价会极为复杂,且具多面性。
一方面:他用生命扞卫南京,展现出一定的军人气节与牺牲精神,可被视为英勇无畏。
会赢得部分人对其坚守决心和壮烈结局的敬重,在抗战英烈事迹中留下浓重一笔。
另一方面:南京保卫战战前决策城防部署及指挥协调等诸多问题仍无法被忽视,其军事指挥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依然存在,虽身死,但不能全然抹去这些战略层面的瑕疵。
不过战死之举,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对他的苛责。
数年之后,中华光复,唐生智纪念堂在南京落成。
又过数年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军接到命令:不得损坏唐生智纪念堂一砖一瓦。】
评论区:
〖殉国表示忠于祖国,有誓死决心,至于部队部署这些,纯粹能力问题。〗
〖殉国了,那就不是罪减一等了,而是青史留名。〗
〖殉国而死,前事不咎。〗
〖就这么说吧,他要真战死了,我们现在每年都还要纪念他。〗
〖都不用说他,哪怕是光头守国门,力战而死,他现在的评价都很复杂……应该是功大于过。〗
〖聊个真实事件,崇祯帝朱由检,如果没有最后的诏书和煤山自缢,他的评价……〗
〖对,就是因为他最后的行为,所以可以说他菜,说他疑心病重,说他没能力,但不能说他没有血性。〗
〖是啊,为国而死,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为崇祯解释,他本来就是藩王,没受过皇帝教育,临危受命,能干成这样……属于尽力了。〗
〖殉国在中华文化中是最高级的死法。〗
〖自古以来,沙场殉国,都算是一等一的死法,真正意义上的死者为大。〗
〖诸葛瞻只有说他菜的,没有说他坏的。〗
〖诸葛瞻虽然能力不行,但就凭他战死绵竹,后人在谈论他时也会说一句无愧武侯之子。〗
〖唐跑跑啊唐跑跑,这么好一个名扬千古的机会,他溜了。〗
〖守城战死了,或者再不济对外面说自己身受重伤,近卫把他拖走了也行,都是名留青史的做法,偏偏一开战他就跑了,还是偷偷跑的。〗
〖战前口号喊的震天响,开战直接跑,呸,恶心。〗
〖崇祯的很多做法都能气死人,但是他殉国了,他地位就比赵构高一万倍!〗
〖唐生智如果战死,后世最多评价一句能力不足。〗
〖应该会评价:敌强我弱,战败非将军之过。〗
〖反击打回去就是郭子仪,守住就是于谦,中山陵前殉国也不失为陆秀夫。〗
〖还有一个史可法,为人庸碌无为,清军刚刚到扬州城下,他就惶惶不可度日,把军务交给幕僚处理,自己沉迷写“遗书”,一连写了五封,可把自己感动坏了,有四千明军要出城投降清军,史可法说随他们去吧,放他们出去,之后清军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如果不是殉国,史可法的历史评价绝对没那么高。〗
〖允许手下投降比殉国更让人敬重。〗
〖允许属下投降活路+事有不济以身殉国,这是双重的尊敬。〗
〖做到了孔子所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朕是什么时候失去了勇气呢?”赵构让内侍都出去,一人瘫坐在龙椅上。
想当年,金戈铁马,只身入金应为质的康王是何时死的呢?
是身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却按兵不动,等着黄袍加身之时?
是一路南逃,被金兵吓跑之时?
还是被江南士绅左右,想着偏安一隅之时?
“哈哈,哈哈。”
置物台上的纸墨笔砚被赵构洒的漫天飞舞。
人不疯魔,不成活。
暗示朕杀岳飞的是你们,诚然朕也被你们的言语打动。
但现在要朕支持岳飞北伐的还是你们!
朕是官家,是受命于天的天子!
不是你们手中的提线木偶!
刘彻、武瞾能做之事,朕亦可!
去特么的青史留名!去特么文人歌功颂德!朕不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