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家的开心,自己也很开心。
“当家的,你说咱们陛下会发些什么?”
私塾先生摇摇头,“不知道,何况陛下有没有抢到还两说呢。”
“不管那些,我去帮你生火。”
【大明朝.洪武时期.燕王朱棣:反清复明的义士们,如果没有军费,就把我的皇陵挖了。
贫苦的饥民,如果没有吃食,也把我的皇陵挖了。
崇祯,如果国库没有钱,也把我的皇陵挖了。
书籍保存好留给后世,其他东西变卖吧。
明末的义士们,若大明可辅则辅,不可辅,能复汉家天下的有德者自取之。】
大明,洪武年间。
应天府,皇城。
“老四,你这么大方?”
“爹,不是您让我这么说的吗?”
老朱一脸黑线,咱只让你说大明可辅则辅,不可辅就自取。
到了王朝末年,真能打下天下,谁管你朱明正统,倒不如大方一点,留份香火情,延续家族。
“爹,你放心吧,想挖能挖的挖不了,挖的了的不敢想不能挖。”
“永乐朱棣的皇陵可不在应天府。”
听到朱棣的解释,连蓝玉都回过味了。
想挖的能挖的是饥民,但他们没有组织能力,挖不了。
即便能组织起来,那可是皇城边上,再废物的王朝的末年,皇城边上也是有点管辖能力的。
这要是皇陵被挖了,天子倒是只需要下个罪己诏,朝臣可需要以死谢罪。
而能挖的,只有起义军或者满清女真,可他们是想要做天下的,不可能挖,要挖也只敢偷偷摸摸的顺点东西。
真要大张旗鼓的动,这可就真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蓝玉把自己的猜测说给众人听,得意洋洋的看向老朱,上位,俺蓝玉也是有脑子的。
“猜的不错,不过没猜透。”
“老四还帮崇祯解了围,朝臣不愿意捐钱、宗室不愿意捐钱,那他就挖皇陵,到时候史书可就要记一笔某某某不愿意出钱,逼得皇帝挖祖陵。”
“就是不知道他舍不舍得下这个脸皮,狠不狠下这个心。”老朱叹了口气。
“那儿臣可管不着,儿臣都已经拿自己的皇陵帮他,他不争气,儿臣有什么法子?”
老朱轻笑一声:“你的皇陵?那是人家永乐皇帝的,你就不怕他骂你?”
朱棣指着天幕自己发出的评论:“他好意思骂俺?”
“您看看这几句话,多像一个上古圣君说的话。”
“能够看见天幕的各朝,得记一笔:永乐皇帝为民为华夏舍皇陵,还要变着花样的夸他两三页,说他堪比尧舜禹。”
大明,永乐年间。
“无耻!下流!卑鄙!不要脸!枉为人!”
“老二,给朕骂他!狠狠的骂!”
永乐时期的评论机会被汉王爷抢到了。
“爹,您是我爹,他也是我爹,我怎么骂?”
“他是你屁的爹,你出生的时候朕已经就藩了,之后朕就没回过几次应天!”
“他这时候在应天和你爷爷在一起,别说你了,弄不好你大哥都没出生。”
“爹,那我真骂了。”这本是个疑问句,汉王爷却是用的陈述语气,开始用手写输入法在天幕写写画画了。
能正大光明骂父皇的机会可不多,虽然骂的是年轻时的父皇。
“啪!”
汉王爷被一脚踹倒在地。
“让你骂,你还真的骂?”
汉王爷委屈急了,“我说不骂,您嚷嚷半天让我骂,我真骂了,您又踹我。”
“这儿子谁爱当谁当,这评论谁爱评论谁评论,我不伺候了。”
天幕评论机会,谁抢到谁才能发,无法转让,开启语音输入倒是能把别人的语音转成文字发出去,可却需要抢到的人一直按着语音输入。
“起来吧,他们借钱的利息,朕让半成利给你。”
朱棣变相的给汉王认错。
汉王爷闻言,得寸进尺。
“一成,否则就这样吧。”
“不让了,爱起不起。”
“别啊爹,半成就半成。”
汉王爷连忙起身,挤出一个笑容。
“爹,您要发啥,我马上发。”
朱棣想了半天,有很多话想说,想让未来的大胖减肥多活些时候,想让小朱照顾好身体好好教育儿孙,还想教崇祯治国。
但三百个字够说啥?
说了儿孙就会听吗?
“罢了,就说洪武朱棣说的就是朕说的,顺便给你爷爷奶奶还有你娘问声好。”
【大明朝.永乐时期.朱高煦:洪武小爹,爹说了您说的就是他说的。
孙臣代父皇祝皇爷爷、皇奶奶、大伯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孙臣代父皇、大哥、二哥、大侄儿问娘安好。】
永乐朱棣:“小爹?”
汉王:“您大他小,所以叫小爹。”
洪武朱棣:“徐家妹子是俺的,需要他问好吗?”
“他自己没有吗?”
“他是想抢俺的妹子吗?”
见状,朱元璋握住马皇后的手嘿嘿一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