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紧张了,能不能胜啊?”
“应该能吧,这可是他的第一战,输了以后怎么办。”
“该死的匈奴人,真想把他们活剐了!”
“幸好这个皇帝把匈奴打跑了,不然我们现在还要忍受匈奴的劫掠。”
【‘将军,我们若不能全胜又该如何?’那是一名年轻的偏将小声问我,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说,‘没有退路,赢!输了也要让敌人付出代价!’
龙城是匈奴祭天的圣地,我知道这里危险重重却不允许任何犹豫,战鼓声起马蹄声如雷霆,我们顶着漫天的沙暴直到敌人深处,刀剑相撞火光四溅。我一次次挥起长剑,鲜血溅在我的盔甲上几乎模糊了我的视线。身边的士卒齐声呐喊那一刻我没有恐惧只有一种冷静的果敢,最终,我们攻破了龙城,匈奴军溃逃数百人被斩首,鲜血洒满了荒原而汉军的精气在风中飘扬。
那是汉初以来对匈奴的第一次胜利,回到长安武帝的目光透露着欣慰,他封我为关内侯,赐我荣耀。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元朔元年,也是公元前一百二十八年,一年之后匈奴再犯,我领着三万骑兵出击,那一战我们长驱直入,汉军斩首数千,一战功成,我没有回头我只是看向远方,我的身后就是我们必须守护的土地。
元朔二年,这一年匈奴大举入侵杀了刘溪太守,破了余阳守军,百姓死伤无数,我听到消息之后手中的剑几乎颤抖那种愤怒和悲痛就像火一样灼烧着我的胸膛。武帝再次下旨,我率军攻向匈奴盘踞的河南地,大漠的风就像刀子一样割在我脸上我却一刻都没有停下。
那个时候副将苏健担忧的看着我说‘将军我们已经深入敌后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我握紧了缰绳冷静的说‘越是险地就越能取胜,敌人想不到我们会从后方攻入,正是我们的机会’,于是我命部队迂回侧击,西绕至匈奴军后方攻占高阙断绝他们与王庭的联系。战场上我举起双剑直指前方,这一战,我们斩杀匈奴两千三百活捉了数千人,夺取牲畜无数匈奴的白羊王和楼烦王全军覆没,汉军凯旋而归“全甲无损”。
回到长安武帝特别高兴他为我们修筑了朔方城,迁徙十万百姓巩固边防,从此匈奴的铁骑再也无法直逼长安。那一天武帝看我的目光满是信任,他封我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站在长安的城墙上我看着远方的黄河与沙漠,风吹过我的战袍带来一丝丝寒意但我的心却无比清明,我只知道我是大汉的将士之一而我的剑将继续守护这片土地。】
“好!真解气!”
“匈奴那群狗杂碎终于遭报应了!”
“一战封侯啊!卫青简直就是天生的将领。”
“对对,越是险处越能取胜,那群匈奴人绝对想不到。”
“好样的!真给咱们汉人长志气!”
在一众欢呼声中,老妇人睁着混浊的双眸望着天幕一言不发,那一战,她的儿子再也没有回来。
她越发觉得身旁的欢呼声刺耳,转身回到屋里,从床头拿起一双鞋,这是她为了给儿子过生辰纳的,可惜再也送不出去了,她的儿子也不会再过生辰了。
【元朔五年春那一年汉武帝下旨命令我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击匈奴,这一战苏健、李沮、公孙贺、李蔡等人皆为我的属将,诸军听命于我,军令一下整座长安城沉浸在战前的肃杀氛围中。‘将军,这一次要直取匈奴右贤王,路途艰险,兵马又多是否太冒险?′苏建在出发前问我我看着远方苍茫的天际,眼里没有半分犹豫,‘正因为匈奴以为我们不敢直入此地,这才是我们的机会,若这一战赢不了,大汉边境百姓便永无安宁之日’
夜晚的大漠寒风刺骨,我们一路隐匿行军,当汉军的旗帜如幽灵般出现在右贤王的视线中时他惊慌失措,甚至来不及聚拢部队,我挥剑向前大喝一声,匈奴军仓促应战兵败如山倒,右贤王带着他的爱妾还有几百名骑兵连夜突围。我命郭成等人追击数百里可惜没抓到,但是我们俘获了他的众多亲属和大批牲畜,凯旋的路上汉军旌旗烈烈,身后是满载的俘虏与战利品。
武帝接到战报嘴角洋溢出微笑他特派使者捧着印信到军中拜我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六千户,位在丞相之上,那一刻我的心中没有狂喜回到长安之后我上表辞封把功劳归于全军将士,我的母亲和姐妹看到战报时热泪盈眶而我的三个儿子也因为战功被封为列侯,家族荣耀到这里就达到了巅峰。】
“这才几年,就爬到了大将军的位置。”
“你们说,这个皇上会不会卸磨杀驴?”
“不能,匈奴还没灭干净,皇帝又不是个蠢的,你一天天的在想什么?”
“嘿嘿,我这不是害怕吗,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的事还少吗?”
“肤浅。”
“这么一看,那个匈奴也没多大本事,吓一跳就被打成这样。”
“行了,你就吹吧,好打是因为卫青厉害,要是你上去连那什么王的面都见不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