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唐朝骑兵四分之三战斗力,无限接近完全体的骑兵,放在这个时代,好像有点欺负人了。
时代变了,六国老弟。
除了马镫以外,宋坤让秦国工匠,打造出马鞍,不仅可以稳固骑手,缓解疲劳,还能够悬挂各种武器。
马蹄铁正在研究中——
在宋坤的指导下,秦军也配备了一支装备更加精良的,人马俱甲的三千重骑兵。
这又是一个大杀器,可惜没有机会亮相。
组建重骑兵最大的阻碍,不是盔甲,而是缺少良马。
听说西域马匹血统优良,宋坤便组织匈奴西进。
还搞什么丝绸之路?老子直接打造成后花园!
......
“什么?秦军攻我赵国北境?”
赵王偃震惊得猛然起身,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能传到他这里,说明已经打完了,北境应该早已沦陷。
赵王偃皱眉不悦:“李牧不是镇守雁门郡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时,一名靓仔上前一步,拜道。
“大王,我早说过了,李牧不堪大用。”
赵王偃定睛一看,说话之人,正是郭开。
“此话何意?”
郭开悲痛欲绝的说道:“大王,你可知我赵国北境,驻扎了多少人马吗?”
“多少?”
“五十万,整整五十万啊!就为了有朝一日,能抵御住秦匈联军。”
真有这么多吗?赵王偃表示怀疑。
“据军情所言,秦匈联军,不过三十万,怎么就能将我五十万赵军,打得落花流水呢?”
郭开忽然顿住,然后说道:“只有一个可能?”
“什么?”
“李牧通敌!他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此话一出,震惊朝野。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赵葱大声呵斥,“郭开,你休要胡言乱语!”
郭开双手一摊,他毫不胆怯的走过去。
“那请公子葱解释一下,为何五十万赵军,打不过三十万秦军?”
“哪怕在长平之战中,我赵军奋命战斗,与秦军拼杀,也换了敌方二十万众。”
“如今,赵国与秦国的军事实力,当真有那么大的差距吗?”
赵葱无言以对,他确实回答不上来。
虽然赵国对上秦国,在最近三十年里,是一分便宜都占不到。
但是,赵军连续多次大败燕军啊?
说明赵国的军事实力,在中原七国,仍然遥遥领先。
之前,晋阳之所以被蒙骜平反,那是因为赵军并未出手,不能算输。
除了之前的长平之战,还有邯郸守卫战之外,赵国对上秦国,鲜有败绩。
赵国人是这样认为的。
郭开的一番话,让众臣哑口无言。
赵王偃抛出问题:“北境,当真有五十万大军吗?”
兵印司郎中拜道:“大王,确实如此。”
啪——
赵王偃怒不可遏,五十万人,居然打不过三十万人?
我上我也行!
李牧,你会玩吗?
即便赵王偃不算太信任郭开,但是他依然很生气!
“公子葱!”
“臣弟在!”
“孤命你,立即率兵北上,将李牧换下来!”
说完后,赵王偃冷哼一声:“既然李牧老而无用,那就有能力者居之。”
郭开听闻后,他与兵印司郎中对视一眼,低头,嘴角微微上扬。
事实上,北境根本没有五十万,只有十五万。
但是,倘若如实禀告,又怎么能让赵王信服呢?
十五万赵军对上三十万秦军,确实有点打不过。
不是李牧的问题。
可是,如果是五十万赵军,被三十万秦军血虐呢?
......
郭开回到府邸,见到一人端坐在堂中,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赶紧上前抱住。
“傅君,你来,怎么不知会一声呢?”
“郭君,恭喜了。”
郭开眯起双眼:“我,何喜之有?”
“郭君,你为赵国呕心沥血,将通敌之人揪出来,大王必将对你推心置腹,怎么不是一件大喜事呢?”
“哎,瞧你这话说得,真让人脸红。”
对方的下一句话,却让郭开心头大震。
“赵王,将命不久矣。”
“我不明白傅君的话。”
这话一说出来,把郭开吓得脸色大变。
“傅君,慎言啊。”
“不不不,吾识天象,近日观星,东北变天,时明时暗,乃大凶之兆!”
“此星象正位于斗宿之中,斗建者,阴阳始终之门,此处阴暗不明、不同以往、诡异多段。说明近段时间将有巨擘,会......”
“嘶——”郭开倒吸一口冷气,“怎么说?”
对方仅仅是笑而不语,一脸天机不可泄露的模样。
两人自顾自的喝酒,不再言语,搞得胆小的郭开有些心慌慌。
许久之后,傅君闲聊说起:“不知郭君,有没有想过,倘若李牧回来,将实情如数告知赵王,你该当如何?”
“如何?”郭开被说得心里后怕不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