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纸仍为书画艺术家所喜爱,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日本书纪》记载,285年百济人将中国书卷带至日本,而610年高丽王遣高僧昙征(579-631)赴日,昙征知五经,且能制纸墨,过去史学家认为日本造纸始于610年。实际上,南北朝时的中国已与日本有频繁的直接往来,有可能在此过程中从中国引进造纸术。日本雁皮造纸始于奈良时代,造麻纸、楮纸技术与唐代是一致的。10
中国纸和造纸技术南传后至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泰国、柬埔寨、缅甸、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这些国家造纸均晚于越南、朝鲜和日本等国家。10
中国造纸术在中亚、西亚和北非的传播
中亚、西亚各国,古书通称西域诸国,早在西汉时即与中国往来,纸张即从中国输入这些地区。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发现九封中亚商人南奈·万达(Nanai Vandak)于311-313年用中亚粟特文(Sogdian)写给在撒马尔罕(Samarkand)友人的书信,用的已是麻纸,可见该国人早在东晋时就已用中国纸书写,同时将纸运至中亚。10
天宝十载(751年)唐帝国与大食在中亚的恒逻斯(Talas,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用兵。交战中部分唐士兵被俘,其中有造纸工人,随后在撒马尔罕由中国人指导的纸厂开始生产麻纸。此后,纸输往欧洲。随着阿拉伯势力延伸到非洲,造纸技术随之传入,641年倭马亚王朝征服埃及,900年前后在今开罗建立了非洲第一个纸厂。1100年前后埃及在今摩洛哥境内的非斯(Fez)建立了非洲境内的第二个造纸基地,至此在中亚、西亚及北非先后有了六个造纸工厂,都按中国方法生产麻纸,纸在阿拉伯境内普及开来。10
中国造纸术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传播
中国造纸术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是造纸术在欧洲传播的最早的转运站。阿拉伯倭马亚王朝被推翻后,前朝太子拉赫曼(Abd al - Rahman)带一批人逃到北非避难,再前往西班牙,并于756年在西班牙境内建立政权,后逐渐统治西班牙,这使其成为最早造纸的欧洲国家,西班牙最早的纸厂于萨狄瓦(Xativa)建于1150年。10
法国与西班牙相邻,造纸技术可能来自西班牙。第一个纸厂于1189年建于南方的埃罗(Herault),因产量小,法国用纸仍大量从大马士革及西班牙供应。无疑,西班牙和法国主要生产麻纸。10
11一12世纪,阿拉伯纸还通过地中海从北非的埃及、摩洛哥运往意大利,再转运到亚洲大陆各国,造纸术就借此商路传入意大利,1276年在蒙地法诺(Montefano)建立第一家纸厂生产麻纸。意大利造纸业发展迅速,至14世纪已成为欧洲用纸的供应地,产量超过西班牙和大马士革。10
14世纪后期德国用纸量也与日俱增,1390年在印刷中心纽伦堡(Nuremberg)建立第一个纸厂,同时在科隆(Cologne)建立另一个纸厂。德国有了造纸业后,又成为向欧洲辐射造纸技术的另一中心。与德、法交界的荷兰于1428年建起早期纸坊,1586年在多德雷赫特(Dordrecht)兴建了更大的纸厂。通行德语的瑞士于1433年在印刷中心巴塞尔(Basel)建立纸坊,德国南面的奥地利于1498年在维也纳(Vienna)设造纸;与德国接壤的波兰于1491年在克拉科夫(Krakow)有了该国第一家纸厂。俄国较早就接触纸,但最早的纸厂1576年才在莫斯科(Moscow)兴建,还请了德国技师。10
英国与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虽于14世纪已从西班牙进口纸,但造纸时间较晚。最早的纸厂是1494年在哈福德郡(Hartfordshire)建立的。欧洲北部国家也因地理位置关系造纸较晚,丹麦于1635年开始造纸,而挪威则始于1690年。然而至17世纪时,欧洲各国基本上都有了造纸业。10
美洲1575年才有第一家造纸厂,是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建立的。此前美洲仍用羊皮等古老材料,有时用纸靠欧洲进口。美国最早的纸坊于1690年建于费城(Philadelphia),而北美的加拿大于1803年才在圣安德鲁斯(Saint Andrews)兴建纸坊。10
大洋洲第一家纸厂于1868年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Melbourne)建成。10
至19世纪后半叶,中国造纸术已完成其世界传播之旅程,遍及各国。10
造纸影响
造纸术既方便了人们书写,又促进了文化传播。公元7世纪造纸术传入日本,公元8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各国,造纸术的广泛传播,对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2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