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轻笑着摇头:“别闹了媳妇,人家都说了儿大离爷,女大离娘,算盘他们都长大了,我这个当家长的管的太多了肯定会被埋怨的。”
“我呸你还真敢说,还儿大离爷,咱们家里除了江杰、邱雨、国华和晓虎比你小以外,哪个不比你大。”
刘玲玲说话的时候给了张国庆一个大大的白眼,当然她也知道算盘他们是不可能跑丢的,毕竟此行的目的地是火车站,大家只要在开车前上车就行了。
“哎是啊,一眨眼大家都长大了,尤其是大奎二奎明年就十八周岁了,他们也该选择自己的人生了。”
张国庆说话的时候有些唏嘘,这时间过的还真他娘的快,虽然前世跟他们在一起大半辈子,但是张国庆总感觉没跟他们待够。
“嗯爷爷奶奶在家里也说过了,等大家毕业以后就该工作了,不过我感觉要是大奎二奎再跟着你东跑西颠的肯定考不上大学。”
大奎二奎他们俩都比张国庆大三岁,现在是暑假期间,过完暑假张国庆和刘玲玲就要上初二了,大奎二奎哥俩则是上高二。
熟知历史走向的张国庆深早就知道后年等到大奎二奎他们参加高考的时候,高考取消了。
至于那些之前考上的大学生在起风的时候也没有恢复正常的课程学习,更谈不上什么毕业了。
他们最终在 68 年被集体分配离校,学业中断,没有拿到正式毕业证书,后期只发一张结业证明或分配通知书。
这些大学生的命运就有些坎坷了,绝大多数人到部队农场、国营农场或插队当普通农民,还有一份人到矿山、林区、三线工厂当普通工人,只有极少数留城进厂或进科研、文教单位。
想到这里张国庆苦笑着摇摇头,他们这批人短时间之内注定是跟大学没什么缘分了,至于说77年恢复高考以后再参加高考,张国庆自己肯定是不乐意的。
“行了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也没人规定考大学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啊,等他们毕业了自己决定干什么,想当兵或者进工厂都行,哪怕是都不干跟着我我也能养他们一辈子。”
张国庆说这话还是很有底气的,毕竟无论前世今生,张国庆从来都没有为钱发过愁,这也算是他两世为人唯一比较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嗯也对,只要大家在一起开心就行了,以你们的本事和资历,只要当兵很快就会得到晋升的。”
刘玲玲说着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神色,这个年头的人对当兵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愫,尤其是农村兵,他们服役五年转业以后就有正式的编制,无论是进入各个单位和国营工厂都是铁饭碗的正式员工。
“行了不说那些有的没得了,我感觉师叔不会放他们离开的,最起码师叔和干爹肯定不会让他们去其他地方当兵的,至于当工人估计他们也够呛。”
听到张国庆的话,刘玲玲想了想也附和的点点头。
“嗯也是啊,你们在单位里这么多年了,除了上大学师叔不拦着,其他的估计想都不用想。”
说完刘玲玲又扭头看了看身后的吴家兄弟,吴家兄弟们现在的编制在聚贤楼,他们都是聚贤楼的采购员。
说是采购员他们之前的工作也主要是进山打猎,现在张国庆自己在西山建造了养殖场,里边猪、牛、羊、鸡、鸭、鹅都有,他们的采购工作也就形同虚设了。
至于其他的粮食和蔬菜的采购任务,也都会被张国庆安排的明明白白,可以说吴家兄弟的工作也是很潇洒的。
“媳妇,你看吴家哥哥干嘛,咋地你以后也想去聚贤楼当采购啊?”
张国庆本来以为刘玲玲会生气,没想到刘玲玲不仅不生气还赞同的点点头。
“嗯那也不错啊,反正有吴家哥哥的照顾,我就等着每个月月底领工资就行了,对了我要是当采购员了,你也得跟着一起,咱们也算是双职工了。”
听到刘玲玲天马行空的话,张国庆很是无语,他伸手往北边指了指小声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以后静静也得来采购科啊?”
“陈静?那不能,她肯定是要上大学的,就算考不上大学她也会去当兵的,我跟你说啊国庆,静静现在也在跟师傅学习医术呢,她以后会跟我一样当医生的。”
“卧槽你们俩都学医了,咱们家那么多产业就只能交给明月打理了啊。”
“咦说起明月来了,她前段时间写信说那边的厂子建好了,你弄回来的生产线都陆续开工了,原材料方面慧敏大爷帮忙解决的,对了明月除了管理工厂以外也在一直跟玉泉子爷爷学习功夫和医术。”
刘玲玲说着眼里露出了一丝心疼之色,毕竟关明月一个人在港岛主持大局实在是有些孤单了,想到这里刘玲玲直接开口道。
“国庆我听算盘说你打算带他去南边,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吧,到时候你们出去忙,我在港岛多陪陪明月。”
“成啊,到时候你也跟玉泉子多学点儿东西,爷爷说他有一些神乎其技的手段,等你学会了就是咱们家的了,到时候也好传给咱们家的孩子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