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堂说:“兄弟,今天,让江廷陪着你们,我就不陪你们回老家了,晚上我在招待所安排,给你们接风。”
既然这样,那就听他们的安排吧。
二狗开车先去附近的卖火纸香烛的地方,买了上坟需要的东西。
丁母则在家,准备了上囍坟需要的贡品菜头。
一切准备就绪,加上李江廷的车,一共三辆车直奔老家。
到了老家,二狗怕带着黄英她们这么多人去祖陵上坟,被别人看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就直接去了陵地先去上坟。
李江廷则开车去了镇上,联系饭店,安排中午的酒菜。
韩雪跟着二狗去过他们家的祖陵,其他人都是第一次。
这一次,该来的都来了。
呼呼啦啦一大群人。
新媳妇去上喜坟,都要给准备一床红褥子或者红毡,这个二狗早就准备好了。
丁父把祭奠的菜头摆好,二狗把准备好的红毡铺在发的坟前。
丁父先磕头,然后是二狗跟张山。
等张山跟二狗并排磕完头之后,依次是黄英,杜永红,小妮杜梅韩雪,都给丁家老祖磕头,认了老祖,从这个时候开始,她们正式成为丁家人。
后面是远航,小丹,韩雪抱着韩宁给老祖磕头。
磕完头,也就表明了,这几个孩子认祖归宗,虽然户口本上名字不姓丁,但是,就是丁家儿孙了。
丁父一边烧纸,一边掉泪。心里多少有些感慨。
二狗这个臭小子,竟然娶了这么多媳妇。不过也好,丁家更加开枝散叶。
上完囍坟,他们回到自家老宅。
很快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闻讯赶来。
帮着给看房子的堂哥听说后也赶了过来。
二狗掏出烟来给乡亲们分散。“大爷,二叔,三爷爷,抽烟。二奶奶,吃喜糖。”
为了打消乡亲们的疑虑,二狗主动解释:“这三个孩子是我认的干亲,正好借这次结完婚回来上囍坟,也带他们回来认认老祖。”
边上有老人点头称是:“对,干亲也跟亲的一样,该给老祖上坟的也能上坟,这个不为错。”
这么一说,就差不多了。
来的人越来越多,二狗招呼族人,中午到镇里的供销社饭店吃饭。
多亏李江廷提前去饭店联系,不然的话,还真做不出来。中午差不多坐了有八桌,还有点拥挤。
饭店把能上的菜都给上了,好歹凑齐十个菜。
酒水香烟喜糖,二狗都是用的自己的,空间里有的是。
乡亲们基本都是第一次喝茅子,抽华子,抽五三,千宝路。
“她二叔,这就是人家说的,上级大干部才能喝的茅子?可不得了,今天我可是沾了二狗的光了。”
“二大爷,这可是华子,多抽两棵。”
二狗让人不停地从车上搬下酒和烟,只要能喝,那就可劲的造。管够。
酒足饭饱,临走之前,二狗还给他们每人准备了一包喜糖,两包香烟,把族人们高兴地,走起路来一个个摇头晃脑。
看着这些可爱的乡亲族人,二狗总想为老家做点什么。
二狗问李江廷:“我想给本村的族人乡亲们做点什么,可是又一下子想不起来做什么好,你有什么好主意?”
李江廷闻听嘿嘿一笑:“兄弟,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你拿点钱购置点东西,跟他们分一分,让他们乐呵乐呵,知道你在外面出息了,还能想着老家的乡亲们。
在一个就是想办法再村里建个工厂,让村里人都去工厂当工人挣工资,这样更让他们说你好。”
“对,发钱发物资,只高兴一时,还是让他们当工人有保障最好。”
“兄弟,咱们屠宰场,冷库生意越来越好,本身的养殖场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你可以在村里投资建设一座养殖场,让乡亲们都去养牛羊,也可以养殖鸡鸭鹅,有可能的话,多养一些梅花鹿,咱们药酒厂也大量需要。”
二狗就把这事跟堂哥说了,准备投资建设,让唐堂哥负责这个养殖场,前期建设让李江廷过来协助。
二狗守着众族人乡亲就把要筹建养殖场的事情说了一遍。
乡亲们高兴坏了。
“早就听说,城关镇那边有个大老板,搞养殖转赚了钱。”
“二狗好样的,打小我就看着这孩子心眼好。”
“狗,只要你投资,我们坚决支持你。”
二狗马上交代给杜梅,让杜梅以京都总公司的名义过来投资。并且跟李江廷也说了:“李哥,村里这个养殖场就不跟合资兴办了。我也没打算在这个养殖场赚钱,主要想给乡亲们办点好事。”
李江廷很理解:“兄弟,虽然不用我出资,但是前期筹建,办理一些手续,我都会不遗余力的的帮忙。希望早一点能建成投产。”
下午回去的时候,杜梅马上用家里的电话拨打京都长途,明确安排公司相关人员,马上前来湖水实地考察,选择地点,尽快开工建设。
晚上,王玉堂在新建成的酒店招待二狗一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