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只好安慰他说:“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在,他不敢为难你。况且你又写了那篇好文章。想来是娘娘让你进去住,你老爷吩咐你几句,不过是不让你在园子里淘气。他说什么,你乖乖答应着就是了。”一边安慰,一边唤来两个老嬷嬷,嘱咐她们:“好好带宝玉去,别让他被他老子吓着了。”老嬷嬷答应了。
宝玉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前去,脚步拖沓,一步挪不了三寸,磨磨蹭蹭地往那边走去。凑巧的是,贾政正在王夫人的房里商量事情,金钏儿、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等一众丫鬟都在廊檐底下站着,她们一看见宝玉过来,都抿着嘴偷偷地笑。金钏儿一把拉住宝玉,轻声笑道:“我嘴上刚擦了香浸胭脂,你这会儿还吃不吃呀?”
彩云赶紧一把推开金钏儿,笑着说:“人家正心里不痛快呢,你还逗他。趁现在老爷心情好,赶紧进去吧。”宝玉只好磨磨蹭蹭地进了门。原来贾政和王夫人都在里间呢。赵姨娘打起帘子,宝玉弯着腰走了进去。只见贾政和王夫人面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摆着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宝玉一进门,只有探春、惜春和贾环站了起来。
贾政一抬头,看见宝玉站在跟前,只见他神采飞扬,气质出众,容貌秀美动人;再看看贾环,神情猥琐,举止粗俗。贾政又突然想起早逝的贾珠,再看看王夫人,她只有宝玉这一个亲生儿子,向来视若珍宝,而自己的胡须也已经渐渐变白了。想到这些,贾政平日里对宝玉的厌恶和想要责罚他的心思,不知不觉间减少了八九分。过了好一会儿,贾政才说道:“娘娘吩咐,说你天天在外面嬉戏游玩,越来越懒散了,如今让你在园子里和姐妹们一起读书写字,要好好约束自己。你可得用心学习,要是再不安分守己,你可小心着!”宝玉连忙连着答应了好几个“是”。
王夫人便拉着他在自己身旁坐下,迎春、探春、惜春三人也依旧坐了下来。 王夫人伸手抚摸着宝玉的脖子,问道:“前几天的丸药都吃完了吗?”宝玉回答说:“还剩一丸。”王夫人说:“明天再去取十丸来,每天临睡前,让袭人伺候你吃了再睡。”宝玉说:“自从太太吩咐了,袭人每天晚上都惦记着,安排我吃药。”贾政问道:“袭人是谁?”王夫人说:“是个丫头。”贾政说:“丫头随便叫个什么名字不行,是谁这么刁钻,起了这么个名字?”
王夫人见贾政有点不高兴了,连忙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名字。”贾政说:“老太太怎么会想出这样的名字,肯定是宝玉的主意。”宝玉见瞒不住了,只好起身回答道:“因为平日里读诗,记得古人有一句诗‘花气袭人知昼暖’。这个丫头姓花,我就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王夫人赶忙又说:“宝玉,你回去把名字改了吧。
老爷也别为了这点小事生气。”贾政说:“其实也没什么大碍,不用改了。只是由此可见,宝玉不务正业,专门在这些华丽的诗词上花费心思。”说完,他猛地大喝一声:“不成器的畜生,还不快出去!”王夫人也赶忙说:“快去吧,老太太估计在等你吃饭呢。”宝玉答应了一声,慢慢地退了出去,朝着金钏儿吐了吐舌头,然后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地跑了。 宝玉刚走到穿堂门前,就看见袭人靠在门边站着,袭人一见到宝玉平安回来,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问道:“老爷叫你去做什么?”宝玉告诉她:“没什么大事,不过是怕我进园子里淘气,叮嘱了我几句。”
一边说着,一边回到贾母跟前,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这时,林黛玉正好也在那里,宝玉便问她:“你想住哪一处呀?”林黛玉其实心里正盘算着这件事呢,突然听到宝玉问她,便笑着说:“我觉得潇湘馆挺好的,我喜欢那里几竿竹子掩映着一道曲栏,比别的地方更显得幽静。”宝玉听了,高兴得拍手笑道:“正合我意,我也想让你住那里。我就住怡红院,咱们离得近,而且两个地方都很清幽。”
两人正商量着,就有贾政派人来回禀贾母说:“二月二十二日是个好日子,哥儿姐儿们可以搬进去了。这几天就派人进去安排收拾。”后来,薛宝钗住进了蘅芜苑,林黛玉住进了潇湘馆,贾迎春住进了缀锦楼,探春住进了秋爽斋,惜春住进了蓼风轩,李纨住进了稻香村,宝玉住进了怡红院。每一处都增添了两个老嬷嬷和四个丫头,除了各人的奶娘和贴身丫鬟不算,另外还有专门负责打扫收拾的人。到了二十二日,大家一起搬进了园子,顿时园子里繁花似锦,彩带飘飘,柳枝轻拂,微风中弥漫着花香,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冷清寂寞了。 闲话不多说。
且说宝玉自从搬进花园以后,心里十分满足,再也没有其他什么贪求的欲望了。每天就和姐妹们、丫头们在一起,有时候读书写字,有时候弹琴下棋,或者作画吟诗,甚至还一起描花样、刺绣,玩斗草、簪花的游戏,低声吟唱,玩拆字、猜枚的玩意儿,每天都过得十分开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