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休回来后听说了这件事,愤怒地寻找林儿,可林儿早已不知去向。过了两三天,才知道他投靠了某位御史。这位御史在京城做官,家中的事务都委托给弟弟处理。武承休因为与御史有同朝为官的情谊,就写信索要林儿,御史的弟弟竟然置之不理。武承休更加愤怒,就向县令申诉。县令虽然发出了拘捕令,但衙役们却不去抓捕,县令也不过问。
武承休正愤怒不已的时候,恰好田七郎来了。武承休说:“你说的话应验了。”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田七郎。田七郎脸色惨变,始终没有说一句话,转身就径直走了。
武承休嘱咐能干的仆人去跟踪监视林儿。林儿在夜里回家,被跟踪的仆人抓住,带到武承休面前。武承休对他严刑拷打,林儿却出言冒犯武承休。武承休的叔叔武恒,向来是个德高望重的长者,他担心侄子因为暴怒而惹祸,就劝他不如把林儿交给官府,按法律处置。武承休听从了叔叔的建议,将林儿捆绑起来送到公堂。
然而,御史家的书信却送到了县衙,县令释放了林儿,把他交给御史家的仆人带走了。林儿的气焰更加嚣张,在众人面前公开造谣,污蔑武承休的儿媳与他有私情。武承休无可奈何,愤怒得几乎要气死,他骑马赶到御史家,在门口又俯又仰,大声叫骂。邻居们赶来安慰劝解,他才回到家。
过了一夜,忽然有家人禀报说:“林儿被人碎割,尸体被扔在旷野里。”武承休又惊又喜,心中的愤怒稍微得到了一些发泄。不久,又听说御史家状告武家叔侄,武承休就和叔叔一起到官府去对质。县令不容他们分辨,就要鞭打武恒。武承休大声抗争道:“杀人的罪名莫须有!至于辱骂官员的事,则是我做的,与叔叔无关。”县令却置之不理。武承休气得眼睛都要瞪裂了,想要冲上去,一群衙役将他拦住揪住。那些拿着棍棒的衙役都是武绅家的走狗,武恒又年老体弱,板子还没打一半,就奄奄一息死了。县令看到武承休的叔叔快要死了,也不再追究下去。武承休一边号哭一边叫骂,县令也装作没听见。武承休只好让人抬着叔叔回家,心中又哀伤又愤怒,却毫无办法。
武承休想着要找田七郎商量对策,可田七郎却一次都没有来慰问。武承休暗自心想:“我对待田七郎不薄,他怎么突然像个陌生人一样?”他也怀疑杀死林儿的一定是田七郎。可又转念一想:“如果真是他,为什么不事先和我商量呢?”于是,他派人到田七郎家去打探消息,到了那里却发现门紧闭,寂静无声,邻居们也都不知道他的消息。
一天,那位御史的弟弟正在县衙内室,与县令商量事情。正值清晨有人送柴送水进来,忽然一个樵夫走到他面前,放下担子,抽出锋利的刀,径直朝他冲了过去。御史的弟弟惊慌失措,急忙用手去格挡刀刃,刀刃落下,砍断了他的手腕,紧接着樵夫又砍一刀,才砍下了他的脑袋。县令吓得大惊失色,连忙逃窜。
樵夫此时还在慌张地四处张望。众多衙役和官吏急忙关上衙门,手持棍棒,大声呼喊着围了过来,樵夫见状便自刎而死。众人纷纷围拢过来辨认,认识的人一看便知道这个樵夫是田七郎。县令惊魂稍定后,才出来查验尸体。只见田七郎直挺挺地躺在血泊之中,手中还紧握着那把刀。县令正停下脚步仔细查看时,田七郎的尸体忽然猛地一下站了起来,竟然又砍下了县令的脑袋,随后再次倒在地上。
官府的官员们连忙去抓捕田七郎的母亲和儿子,却发现他们已经在几天前就逃走了。
武承休听闻田七郎死去的消息,急忙骑马赶来,痛哭流涕,极其哀伤。人们都认为是武承休主使田七郎去行凶的。武承休为了此事,耗尽家财,四处托关系打通各路关节,才最终得以脱罪。
田七郎的尸体被丢弃在荒野三十多天,周围有飞禽走兽环绕守护着。武承休将他的尸体取回来,隆重地安葬了。田七郎的儿子流落到登州,改了姓氏为佟。他从行伍中起步,凭借着战功一路晋升,最后做到了同知将军。后来他回到辽阳,此时武承休已经八十多岁了,武承休便带着他来到他父亲的墓前,指给他看。
喜欢白话聊斋志异:精编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白话聊斋志异:精编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