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路追到曲沃,就是现在的河南三门峡西南那边,叛军头子安庆绪把洛阳的守兵都调来了,十五万人呢,在新店跟唐军干了一仗。这回有回纥军帮忙,叛军又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尸体都堆成山了。严庄、张通儒这些叛将吓得连陕州都不要了,直接逃跑了。
这一仗打下来,唐军的士气啊,那简直是“士心大振”,大家都觉得跟着广平王李俶,就没有打不胜的仗! 话说李俶和郭子仪一路杀到了陕州,仆固怀恩则带着大军像撒网一样分开去追那些叛军。这时候,严庄这个叛徒,脚底抹油似的先溜到洛阳,跟安庆绪哭诉说他们被打得有多惨。安庆绪一听,吓得屁滚尿流,连洛阳都不要了,撒丫子就跑。
回纥的军队可不含糊,一进洛阳,直奔府库,跟捡金子似的收财帛,还在城里头横冲直撞地抢了三天三夜。李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觉得这可不是个事儿。洛阳的老百姓们也是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捐了一万匹罗锦给回纥,这才算把他们给打发走了。李俶呢,也挺大方,给回纥的头头叶护太子送了好多珍贵的宝贝,让他心满意足地带着队伍走了。
进了东都洛阳,那些之前投降了安禄山父子的官员们,比如陈希烈啥的,加起来有三百多人,都穿着白衣服,跟哭丧似的来请罪。李俶呢,也挺大度,按照肃宗的吩咐,把他们都给放了,让他们去西京等着发落。
长安和洛阳这两座大城市都被收复了,李俶的名声那叫一个响亮。肃宗一回京,立马大赦天下,还封李俶做了楚王。后来,又改成成王,再后来,直接立为皇太子了。说起来也巧,李俶出生的时候,豫州那边还献上了嘉禾,说是大吉大利。所以,肃宗就把他的名字给改了,叫李豫。
时间过得飞快,上元二年年底,肃宗病得挺重,连朝政都不理了,干脆让李豫来监国。那时候,太上皇玄宗和肃宗都病了,李豫忙得跟陀螺似的,两边跑,亲自给他们尝药,连衣服都不脱,真是个大孝子。
说到登基除奸这段,那可真是惊心动魄。宝应元年四月,玄宗老爷子先走一步,肃宗也病得不行。张皇后呢,自己没孩子,又怕李豫太厉害,管不住,就偷偷地把越王李系叫到宫里,想废掉李豫。结果十六号那天,张皇后假传圣旨叫李豫来。还好宦官李辅国和程元振机灵,知道皇后的阴谋,直接派兵到凌霄门等着。李豫一到,他们就把李豫护送到禁军那里。当天晚上,他们俩又带着兵把李系和张皇后他们都给软禁了,肃宗也被这一出吓得不行,没多久就归西了。
然后,程元振他们就把李豫接到九仙门,见见群臣,行了监国的礼。到了二十号,李豫就正式登基了。
李豫当了皇帝以后,李辅国这家伙觉得自己功劳大,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居然跟李豫说:“陛下啊,您就好好在宫里待着,外面的事儿有我呢。”李豫心里头那个不爽啊,可是没办法,这家伙手里有兵权,只好先忍气吞声,尊他为尚父,啥事儿都得跟他商量才行。不过,这事儿后来也被李豫给解决了,毕竟,皇帝可不是好惹的。 话说李豫,他可真是个有心计的主儿。趁着李辅国那家伙没防备,他悄悄派人扮成黑灯瞎火的盗贼,一把锋利的刀子就解决了李辅国的性命。然后呢,他还装模作样地下令全城搜捕这些“盗贼”,又派了个使者,提着礼盒,一脸悲戚地去李辅国家里慰问,那演技,简直可以拿奥斯卡小金人了。
咱们再聊聊那个唐灭史朝义的大战。李豫刚坐上皇位,洛阳那边叛军就又闹腾起来了,真是让人头疼。所以他一登基,立马就下了道诏书,把长子李适封为天下兵马元帅,那架势,明摆着就是要跟叛军死磕到底。
不光如此,他还动手整顿了朝廷上下那一堆乱麻似的人事关系。五月的时候,他在丹凤楼上搞了个大赦仪式,给那些平叛有功的大臣们,像郭子仪、李光弼他们,都加了官封了爵。还有那些被玄宗老爷子冤枉的皇室成员,像王皇后啊、太子李瑛啊,也都给恢复了名分。这一波操作,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不得不说,李豫这手玩得漂亮,一下子就把玄宗、肃宗那会儿留下的政治烂摊子给梳理得差不多了。
再说说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李光弼。那时候,李豫派了李适当主帅,仆固怀恩当副帅,带着河东、朔方还有回纥的骑兵,浩浩荡荡十几万人,直接冲着史朝义那帮叛军就去了。河南那边的副元帅李光弼也带着大军加入了战斗。两军在横水那地方干了一仗,叛军被打得屁滚尿流,六万人成了俘虏,史朝义吓得往北就逃。唐军趁机收复了一大片地方,连那些原本跟着史朝义的将领,像薛嵩啊、张忠志啊,也都投降了。
到了宝应二年,史朝义这家伙彻底没辙了,往北跑到奚、契丹那边,结果半路上被李怀仙给追上,逼得自杀了。李怀仙提着史朝义的人头来投降,这安史之乱,总算是闹腾了八年之后,被平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