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立井井筒施工循环图表编制
立井井筒正规循环施工作业组织需要编制循环图表,编制循环图表时,应首先了解井筒技术特征,包括井筒穿过岩层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井筒施工工艺和施工装备。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习惯等。循环图表的编制方法如下:
1)根据井筒施工计划要求和具体情况,拟定月进度
2)根据选用的施工方案,确定每月用于掘进的天数。采用平行作业或短段单行作业时,每月掘进天数为30天,采用长段单行作业时,按比例确定,决定掘进与砌壁的天数。掘进一般占掘砌总工时的百分之60到70%。当采用现浇混凝土做永久支护时,可取70%即月掘进天数为21日。
3)根据钻眼爆破技术水平,综合选择日循环数和泡眼深度
4)根据施工队伍的操作技术熟练程度,施工管理及凿井装备的机械化水平等具体条件,进一步确定各工序的时间
5)确定循环总时间
循环总时间可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循环总时间等于钻眼时间,加岩时间,加支护时间,加辅助作业时间
钻眼时间等于炮眼数目乘以炮眼深度除以(同时工作的凿岩机台数乘以凿岩机的平均钻眼速度)
装岩时间等于井筒掘进断面积乘以炮眼深度乘以炮眼利用率除以(同时工作的抓岩机台数乘以抓岩机的平均生产率)
采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支护时间t3需要根据施工作业方式确定是否加入进行计算
从公式可以看出,参数s井筒掘进断面积为不变值;t3支护时间,t4辅助作业时间,N炮眼数目,l泡眼深度和泡眼利用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会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而k1同时工作的凿岩机台数、v凿岩机的平均钻眼速度、K2同时工作的抓岩机台数p钻岩机的平均生产率为机械设备参数,尚有调整、挖掘潜力的可能。计算所得的总循环时间T应略小于或等于规定的循环时间,否则应从提高操作技术,改进工作组织或适当增加施工设备等方面进行调整。当计算和规定的循环时间相差甚为悬殊时,就必须重新对日循环数及炮眼深度进行调整
为了减少辅助工序占用的循环时间,并使正规循环作业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编制循环图表安排施工工顺序时以采用班初装岩、班末爆破的方式较为适宜。这样可以在执行循环图表的过程中,根据占工时最长的装岩工作完成的情况随时调整炮眼深度确保正规循环正常进行。且作业人员可在班末爆破前升井,避免人员多次升降而影响工时利用。班末爆破,还可利用交接班加强井筒通风,改善井内作业环境。此外,循环结构中尚需留出备用时间,以备不可预见的影响。
目前,我国以大抓岩机和伞形钻架为主的掘进循环时间多为12到24小时,循环进尺多为2到4米,每个循环要跨越若干作业班来完成。以手持凿岩机和人力操作抓岩机为主的掘进循环时间多为8到12小时,循环进尺多为1.5到2米
例如,某矿井副井井筒净直径6.5米,井深850米,采用立井综合机械化设备配套施工方案,提升系统为两套单钩,主提升为JKZ2.8斜杠15.5提升机配四立方矸石吊桶,副提升为JKZ2.5斜杠二零提升机配2.5方矸石吊桶,凿岩为FJD-9A伞钻,采用四米深孔光面爆破技术;选用了两台hz杠六中心回转式抓岩机同时出矸,砌壁为3.6米高,MYJ型整体金属伸缩式模板。施工单位编制的该副井井筒基岩段掘砌施工正规循环作业作图表,如图所示,该井筒连续施工六个月,每月成井均超过100米,创当年国内立井井筒快速施工的新纪录
凿岩班分为交接班、下伞钻及凿岩准备、凿岩、伞钻升井、装药联线爆破
出矸班:交接班、通风安全检查、接管路风筒、出矸找平
砌壁班:交接班、脱模立模、浇筑混凝土
清底班分为交接班、出矸、清底
说明炮眼深度四米,循环进尺3.6米
实际工作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某些意外事故的发生或因操作技术上的因素往往打乱正规循环作业,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尽快使工作重新纳入正轨
6.2.6 立井井壁结构及其施工要求
立井井壁是井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承受低压,封堵涌水,防止围岩风化等。常用的井壁结构形式,有砌筑井壁、整体浇筑式井壁、锚喷井壁、装配式大弧板井壁和复合井壁。合理选择井壁材料和结构,对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保证井筒质量,加快建井速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立井井壁结构
1)砌壁井壁
砌筑井壁的常用材料,有料石、砖和混凝土预制块等,胶结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料石井壁便于就地取材,施工简单。过去一段时间使用较多,砌筑井壁因为施工中劳动强度大,难以机械化作业,井壁整体性和封水性较差,以及造价较高的原因,近年来也很少使采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