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福嚼着南瓜觉得味道好极了。
“这南瓜真甜。大孙子,你是哪里找到这些南瓜的?”
李大山问。
“捉野鸡时顺便在草丛里捡到的。”
王来福立刻敷衍着说。
李大山也没再多想,只是感叹着孙子的运气。
“爹、娘,我去趟隔壁家给他们送些吃的吧,他们午间干活挑水辛苦了。”
二婶说道。她拿上毛巾包了些食物后就出发去了门外。
走到村边,看到男人们正在农田挑水浇菜地。站在田间高喊:
“你们忙什么呢?不去帮忙挖野菜啊?”
李崇虎问道。
“来瞧你呗!”
二婶开玩笑道,并递过包裹的食物给他看。李崇虎很久没有这样高兴了,打开一看惊讶无比,赶忙左右看看,悄悄问:
“这是哪来的?”
二婶笑着讲了王来福上山的事儿以及家里的情况。抓了多少只小鸟和如何炒制鸡杂等等。
“这个侄儿还真是福气旺啊!他来咱们全家都跟着享口福喽!”
李崇虎说完便连吞带咽,很快便清空手中的小食,接着赶紧问,
“你说什么我老爸刚才也在喝酒是吧?”
“就是啊!”
二婶点点头。
“你怎么没直接叫他们回来啊?”
李崇虎急忙打断说。
";别不识好人心!";
李崇虎并没哄媳妇而是直接跑去请假, “我请一会儿假,去看看父亲,今天晚上再加几趟工行吗?”
这时儿子跑来询问:";爷爷是不是给你捎了啥零食回来?";
李铁牛还没反应过来, 儿子就急着说:“不是说二爷爷吃那个黄色东西嘛?";
李崇虎听了马上急了眼:
";我哪儿吃的啥玩意儿?"; 大家也围拢了过来.
“看看他嘴上有黄色的是不是刚吃过屎?”
小李嘲笑道.
李崇虎抹了擦嘴:一定是刚才吃完南瓜忘了清洁嘴。正不知该如何解释时,突然听见村子首领一拳打向李铁牛并大声训斥:";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 随即便引众人发笑。
";说不定他是爱吃新鲜热乎的."; 这一句让大伙儿笑翻了天,甚至年逾半百的老领导都被乐得弯下了腰。
王来福望着那腥味扑鼻的野鸡肉汤,想起前生无父母相伴的日子,在30岁仍是单身。
这时所有的人都看着大福,他挥了挥手说:“直接做吧,给大家吃,我这还有两条鱼,带回去够爷爷奶奶吃的。”
“谢谢小叔,谢谢小叔!”
铁柱兴奋地喊道。
一旁的人也跟着呼喊,有的叫弟弟,有的叫叔叔,还有的叫小爷爷,满是感激声。
“二叔,你抱着鱼去村部门口,他们继续挑水,挑完了都来村部喝汤。”
大福一边说着,一边把河边的稻草拿起来,把两条鱼穿过嘴挂在他小龙的脖子上。
他也没法再钓鱼了,钩子都被扯弯了,人多手杂的也不方便现用,幸亏有崇武和铁柱及时帮忙,不然鱼钩早断了。现在崇武带着大鱼走一圈,村里几乎所有人都涌向村部去了。
30多户100多人围着这条约30斤的大鱼,分成两锅煮,主要喝汤。吃鱼肉?100多人,一人一口都分不到了。老六也不惜成本,拿出大半碗油来加味,大福还以为又是清汤煮鱼呢,心里直想:这么点汤可不够解馋,幸好自己留了一手。
最终拿到那半碗油时,老六还唠叨着:“这是公家的东西,以后没得用了哦。”
大福笑着答应道:“知道了,知道!下次也不要你油,你个小气鬼。”
大福已经计划好了,要按正宗东北做法煮个香喷喷的鱼汤,把蒸好的南瓜捣碎放点玉米面蒸成饼子,甜滋滋的很好吃。下午四五点钟,每家每户都带着碗出来聚集到村门口,望着冒白烟的鱼汤一个个流口水。 小龙、小虎早就准备好拿着大碗站在旁边。
大福对两个小子喜欢不已,看着就觉得高兴。“快走吧,我们回家做饭,”
他对两人说,怕一会儿爷爷从山上下来。 他不想喝清水鱼汤了,要做顿像样的晚饭。
“大哥,等等。”
还没等回答,大福就赶紧催着。 崇武倒是精明,他知道大福手里还有鱼和野鸡肉,“家里也有鱼和野鸡了,我回家等着大哥的好手艺。”
“你们今天谁喝得多,明天记得多帮挑点水哦。”
老六交待道。
李老头看见孙子提着东西进了门,“你这鱼真钓上来了吗?”
问了个确认。
“真的啊,不过最后鱼被二叔和别人一起抓上来的。”
“居然在村部吃饭,你怎么回来了?”
李老头有点纳闷。
“好久没吃干的了,我回家自己做个吃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