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局,这边请!"。
水务局的局长马援朝更夸张,直接让出自己排了半小时的位置:"您先请,我们都不急"。
陈志伟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些发懵。
他下意识地往队伍后面躲:"不用不用,我排后面就行..."。
"这哪行啊!"。
开发区的主任周为民一把拽住他胳膊。
"您现在可是财神爷,我们这些要饭的哪敢让您排队!"。
众人哄笑起来,七嘴八舌地附和着。
陈志伟被半推半就地送到队伍最前端,脸上挂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他忽然注意到,走廊尽头有个熟悉的身影——刘学斌正站在县长办公室门口,手里拿着记事本。
"学斌!"。
陈志伟如见救星,连忙招手。
刘学斌抬头看见准岳父,眼睛一亮,快步走过来。
排队的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有人小声嘀咕:"看人家这关系..."。
刘学斌压低声音问道:"陈叔叔,您怎么来了?"。
“我刚从组织部谈完话出来,县长现在有空吗?我想向他汇报一下工作”,陈志伟说道。
正说着,县长办公室的门开了。
县农业局局长田洪生点头哈腰地退出来,手里紧紧攥着一份文件,脸上写满喜色。
田洪生一眼瞥见陈志伟,脚步一顿,随即堆起满脸笑容迎了上来:“哟,陈局来了啊,恭喜高升啊!”。
“田局这客气了”。
刘学斌朝陈志伟使了个眼色:"我进去通报一声"。
不到半分钟,刘学斌就重新出现在门口:"陈叔叔,县长请您进去"。
走廊上的嘈杂声瞬间低了几分。
“陈局快进去吧,别让县长久等了,咱们改日再聊”,田洪生说道。
陈志伟点点头,他能感觉到,背后十几双眼睛正灼灼地盯着自己的背影。
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领,迈步走进那扇象征着权力核心的大门。
办公室宽敞明亮,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给实木办公桌镀上一层金边。
李达康正在批阅文件,听到脚步声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志伟同志,你来得正好"。
"县长!",陈志伟的声音有些发颤。
他快步上前,双手握住李达康伸来的手。
"我是来向您道谢的,接到消息后,我这几天都没睡踏实..."。
李达康指了指会客区的沙发:"坐"。
他自己也离开办公桌,在陈志伟对面坐下,顺手拿起茶几上的茶壶倒了两杯茶。
"组织部的谈话还顺利吧?"。
"顺利,非常顺利"。
陈志伟双手接过茶杯,腰杆挺得笔直。
"陈部长说让我这两天就完成工作交接,后天就到财政局报到"。
虽然组织部长陈正平很不情愿,但既然常委会已经通过了陈志伟的任命,他也无能为力,只能捏着鼻子加快把组织程序走完。
毕竟财政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可一日无主。
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拖沓,导致出了什么问题,最后给自己带来麻烦。
李达康轻轻颔首,心里对组织部的工作效率感到满意。
他抿了口茶,开口说道:"财政工作责任重大啊,特别是关安县现在这个状况,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县长,您放心,我明白的"。
陈志伟放下茶杯,神情变得严肃。
"县长,我陈志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您对我的提携之恩,我..."。
李达康摆摆手打断他:"言重了,我推荐你,是因为看中你的能力和原则性"。
他目光炯炯地盯着陈志伟,"还记得你在罗云镇查办的那个挪用扶贫款的案子吗?”。
“就是那份坚持,让我决定用你"。
李达康自然不可能单纯因为陈志伟是自己秘书刘学斌未来的老丈人,就骤然把他提拔到财政局长这么重要的岗位上来。
他之前就从侧面了解过,陈志伟的工作能力还是很突出的,在领导和同事间的评价也很不错,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什么负面新闻。
只是因为上面缺乏靠山,才一直在乡镇蹉跎岁月。
靠熬资历,才混到了乡镇党委副书记这个位置。
李达康用人,第一就是要看对方的品性。
在他看来,能力差点没关系,因为能力可以培养。
但如果品性不行,那就是致命的缺点了,迟早要出问题,这种人万万不能用。
哪怕要用,也绝对不能重用。
好在陈志伟就是那种品性不错的人,再加上秘书刘学斌的关系,因此李达康才会把他推上来。
陈志伟心头一热。那是去年的事,当时镇里有人挪用了一笔扶贫款。
证据确凿却因为那人是某位县领导的亲戚,所有人都劝他睁只眼闭只眼。
是他坚持把材料捅到了县纪委。
"财政局的水,比乡镇深得多"。
李达康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彭勇在财政局经营多年,那里不少人是他的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